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黃成榮:助威的欺凌旁觀者

從欺凌與吸毒談危機青少年

2010年09月21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由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第四屆週年牧養研討會「再思青少年牧養:現況、理念與策略」已於九月十四至十五日假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舉行,約三百人出席,吸引各宗派堂會的教牧參與。第二日上午的專題為「危機青少年」,邀得香港城市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黃成榮教授及基督教正生書院陳兆焯博士主講,並由郭永強校長回應。

黃成榮:助威的欺凌旁觀者

研究欺凌行為已有十年的黃成榮指出,隨著青年上網頻繁,網上欺凌的行為愈趨普遍。他表示,欺凌就是恃強凌弱,以多欺寡,當中必會涉及權力的不平衡(inbalance of power),而網上欺凌的方式包括:一、對特定網民或網路群體進行杯葛;二、對其他網民使用言語暴力;三、散播網絡謠言以捐害他人及其他機構的聲譽,或者侵害他人生命安全;四、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五、把受害人的個人資料公開,如真實姓名、就讀學校等等;六、跟蹤及騷擾受害人,轟炸受害人的電郵、等等。

黃成榮於本年六月,與香港城市大學的研究者進行一項網絡欺凌調查,調查對象為五所中學的約一千四百位中一、中二學生,發現過去一個月內,有從事網絡欺凌。他表示,有人認為把不合理的事情透過網絡發放出去,讓作不合理的事情的事主受公眾審判,是正義之事。「本來平鋪直敘將件事說出來,評論不對的地方在言論自由的社會是無可否非,但當你用粗口、難以忍受的說話去指斥、悔辱人的自尊,甚至人肉搜尋,『起他底』,然後去『圍』他,這就是欺凌。」他強調,現在網絡欺凌的複雜是很多人成為欺凌的旁觀者,「沒有去阻止聲討,反而『加多把嘴』,製造欺凌文化,助長欺凌。」

黃成榮進一步指,被欺凌者正確應對的方法,是走出「被羞恥下的指南針」,也就是不退出(withdrawal)、逃避(avoidance)、自毀自責(attack self)或反擊他人(attack other),要須坦白把情況與家人、朋友分享,積極尋找援助;假若必須要回應或澄清,就須透過任何途徑,包括撰寫文章、藉著傳媒把實情分享,讓大眾明白更多,自行判斷事情的對與錯。「如果『頂唔順』,短期內可以不用電郵、MSN等,甚至開新的電話號碼,通知家人、朋友,或者開新電郵、MSN等。」

而長遠應對欺凌事件,黃成榮說,透過發展孩子的同理心,讓他們明白網絡欺凌對被欺凌者的痛苦。「以惡報惡是無辦法處理欺凌的,惟有寬恕,面對受害人的痛苦才成。」他說。



陳兆焯:吸毒問題進到教會社群

陳兆焯認為,不認同有危機青年的出現。「沒有一班人是特別『衰』,所謂有問題的青年,其實都好普通。所以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他說,有藥物成癮、或者有危機行為(如校園欺凌)在今天香港已很普遍,成為一種文化、趨勢。「根據每四年一次的學校調查(School Survey),在二○○○年,在受訪十萬多個學生,有二千五百多人說在過去一個月內曾用藥(毒品)。而我在正生十多年,收的學生愈來愈多,年紀愈來愈細,愈來愈多『女仔』。」他又指,教會再不能獨善其身,「有個經典例子,他父母是中產,他由小到大都返教會,十歲起吸毒,十二歲返團契,就帶同十幾位團友去『唱K』分享『K仔』!」


陳兆焯表示,青年吸毒不少都受朋輩影響,「因為好奇心、貪心,而且別人有尋開心的良方,就去嘗試,或應酬。」不過,他強調,受人影響的不單在青年,而是所有人,甚至有家長替已吸毒的子女繼續買毒品服用。「今日有中產家庭是如此『養住』子女,讓他們『索』些好的毒品,慢慢食!所以,危機應該在父母裡。」

陳兆焯強調,教會的關愛文化正好對應當下社會文化的問題,讓他們在未習慣失控時有所選擇,找著生命的意義。

郭永強回應時補充,很多讓青年自我磨練成長的學習機會,都交給家長或老師去處理。身為大埔中學校長的他認為,教育工作者重點應建立一個正面的文化,就像大埔廿三所中學一同參與校園驗毒計劃一樣。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