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曹文偉:教會有否土壤孕育八十後?

反思八十後現象對教會的含意

2010年09月20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由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教牧事工部主辦、時代論壇協辦的第四屆週年牧養研討會「再思青少年牧養:現況、理念與策略」已於九月十四至十五日假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舉行,第二日下午的專題「反思『八十後』現象對教會的含意」邀得浸大社會工作系邵家臻、網絡電台「青台」張大衛及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胡露茜博士分享,當日亦邀請「八十後」青年曹文偉一同分享,約三百人出席。邵家臻提出,八十後意味新的力量想像,包括肯定情感的呈現、對社會的浪漫激情、把神聖帶進街頭等。曹文偉則批評教會與八十後脫節,提出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的轉變才是真正的牧養;胡露茜進一步指教會需反省自身身分與氣質,進入街頭人群中建立上主國才是耶穌呼召門徒的原意。而張大衛則反問教會,開放讓八十後探索建構教會生活模式的可能。

邵家臻:八十後的浪漫與激情

邵家臻形容,八十後是青年重奪話語權而自發產生出來的修辭,以闡明他們不甘於活在框框內,而脆弱的個人,孑然一身,面對自己,發出自己的聲音,是八十後的性情。在界定以外,他更關心八十後的「意味」,就是其對社會展現的新想像。第一,情感的力量想像,社會長期存在壓抑情感、習慣遺忘的特徵,而苦行就是一種觸動,這亦起了一種「情感轉向」的社會研究。第二,「太激了」的另類想像,八十後的斷食與苦行的「激進」,其實是一種激情與浪漫,就是仍然相信社會會「變得更好」,展現出「即使我改變不了世界,世界都改變不了我」的故事。第三,街頭的靈性想像,「以往我們會認為教會等於靈性,街頭就是俗世」,但八十後把「神聖」帶入了街頭,並且把社會運動靈性化,就如苦行感染著許多人,是因為展現對一個人的完成,是個體擺脫群體操控、特立獨行的欲望,所謂「爭執」的對象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種價值觀。

邵家臻分享城中討論八十後的現象。「八十後是個忐忑的青年現象,在傳媒中,帶著獵奇的亢奮;在政府中,又顯然不是味兒,愈來愈多公共事務也是成也八十後敗也八十後;出自政黨,說法也頗為世故,認為要努力巴結,可招安則好,他們的參與可刷新政黨的陳腐氣味。」他表示,八十後是一系列組成的東西,涵蓋不同概念──既是年齡群,又是文化價值、政治力量、社會概念、處事方法、生活美學及生存狀態等,因此要約化八十後,就會過分推論(over-generalization)。因此,他認為要抱持一種尋問(question)的心態,而不是視八十後為一個問題(problem),前者呼喚理解,後者則欲求解決。

曹文偉:教會有否土壤孕育八十後?

曹文偉表示,官方對八十後的印象反映由上而下的關係,而此牧養研討會可能都是這種關係。「當我們講青年牧養時,青年的主體就消失,甚至隱沒在一個客體化的題目及會議裡。」他又指出,八十後揭露社會發展的矛盾,也反照當今香港教會的位置與方向,就是教會與社會主流的價值相若──八十後批判資本主義運作中的不公義,教會卻關心「大」、人多、增長;八十後重視每個人的面孔與故事,教會卻熱衷邀請名人、高官等作講員;八十後認為生活可以向下,可以向深,教會卻追求升呢與競爭;八十後強調本土城市身分,教會卻不斷建造主題公園;八十後指斥官商勾結,教會卻與政商愈走愈近。面對如此矛盾,他認為,牧養八十後是「言之過早」,有沒有土壤去孕育他們才是最重要。

曹文偉進一步分享,牧養八十後的出路。他在實習期間,與十位青年人一同生活,細問為何「沙田的商場與將軍澳的商場是差不多」、「以前買鉛筆在文具店,而在卻要在日本城」等問題,於是他們在生活起了變化,對抗這種生活單一化的壟斷,如會走到老遠的士多去買飲品,而不選擇在附近的便利店購買。「他們意識到,原來個人就是政治。這種生活方式的改變,才是真正的牧養!」

胡露茜:呼喚在場參與的教會自覺

胡露茜則就八十後對教會的挑戰提出幾個基本問題的神學反省:一、為何教會覺得八十後是偏激、情緒化?教會選擇站在怎樣的社會位置去看得八十後?「如果教會選擇建制階層的利益,那就不會去問更根本的,八十後反映社會甚麼的問題!」二、為何教會對福音或牧養都是很個人化?對社會公義的討論流於研討會式討論,甚少行動?三、為何教會對弱勢社群的關懷只是慈善濟惠,甚少關注制度性的問題?四、教會的家庭式教導,阻礙對八十後帶給教會的信息的自省。

胡露茜進一步從女性主義神學角度,提出教會的身分與本質,以至牧養需作範式轉移。一、教會的身分──就如耶穌運動(Jesus Movement)(耶穌呼召門徒的工作)去建立上帝國時,上主的道與臨在就是在街市上呼喚、在人群擠擁中高聲吶喊(箴一21),而不是在教會之內;二、牧養──好撒馬利亞人的例子,呈現一種在場(present)、參與、協助的範式,要求感受上、親身的體會,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導。

張大衛亦提出教會回應八十後的方法,包括參與社會,如以不同方式(用口、用筆)參與社運;突破教會牆門內牧養的思維,進到社會現場去體驗了解;開放讓八十後有空間去探索,建構教會的生活模式。他表示不少信徒作為公共知識分子很積極在知識的平台上發揮影響力,創造論述影響社會,反之教會則處於不知、不聞不問的狀態。

有與會者回應時提出,所接觸的教會青年很多不像講員所述的「八十後」,相反是「好“hea”」的、沒有人生目標、想過物質生活的。他認為,只是建立一所合適八十後的教會是失敗的,教會應積極搭建溝通平台,讓不同立場、年紀的人共融,就如尼布爾在Christ and Culture所言不同模式的教會有其存在價值。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