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他帶我出來向北,到外院,又帶我進入聖屋;這聖屋一排順著空地,一排與北邊鋪石地之屋相對。
【當】那人帶我出了聖殿,向北來到外院的廂房,一排在空地對面,一排在北邊的建築物對面。
【新】 他領我出來,向著北面的外院去;帶我到了祭司的房子。這些房子一排對著殿院的空地,一排對著北面的建築物。
【現】 那人領我到外院,進聖殿北邊的一座屋子;這屋子離聖殿西邊那屋子不遠。
【呂】 他領了我出來到內院(傳統:外院)﹐朝著北路走;又帶我進聖屋;這些聖屋跟隔開地相對﹐也跟北邊鋪石地的建築物相對:
【欽】 他帶我出來向北,到外院,又帶我進入聖屋;這聖屋一排順著空地,一排與北邊鋪石地之屋相對。
【文】 又導我出而北往、至外院、入隙地相對之屋、在北向之室前、
【中】 內殿、院廊、
【漢】
【簡】
【注】他(ㄊㄚ) 帶(ㄉㄞˋ) 我(ㄨㄛˇ) 出(ㄔㄨ) 來(ㄌㄞˊ) 向(ㄒㄧㄤˋ) 北(ㄅㄟˇ) ,到(ㄉㄠˋ)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又(ㄧㄡˋ) 帶(ㄉㄞˋ) 我(ㄨㄛˇ) 進(ㄐㄧㄣˋ) 入(ㄖㄨˋ) 聖(ㄕㄥˋ) 屋(ㄨ) ;這(ㄓㄜˋ) 聖(ㄕㄥˋ) 屋(ㄨ) 一(ㄧ) 排(ㄆㄞˊ) 順(ㄕㄨㄣˋ) 著(ㄓㄠ) 空(ㄎㄨㄥ) 地(ㄉㄧˋ) ,一(ㄧ) 排(ㄆㄞˊ) 與(ㄩˇ) 北(ㄅㄟˇ) 邊(ㄅㄧㄢ) 鋪(ㄆㄨ) 石(ㄉㄢˋ) 地(ㄉㄧˋ) 之(ㄓ) 屋(ㄨ) 相(ㄒㄧㄤ) 對(ㄉㄨㄟˋ) 。
【NIV】Then the man led me northward into the outer court and brought me to the rooms opposite the temple courtyard and opposite the outer wall on the north side.
以西結書 42:1
|
|
2 |
這聖屋長一百肘,寬五十肘,有向北的門。
【當】廂房長五十米,寬二十五米,有北門。
【新】 房子共長五十公尺,寬二十五公尺,有朝北的門。
【現】 這屋子長五十公尺,寬二十五公尺。
【呂】 其長沿北邊有一百肘(傳統:到一百肘之長的前面有北門)﹐其寬五十肘。
【欽】 這聖屋長一百肘,寬五十肘,有向北的門。
【文】 長百肘、廣五十肘、其門向北、
【中】 這聖屋長五十二公尺半,寬二十六公尺二十五公分,有向北的門。
【漢】
【簡】
【注】這(ㄓㄜˋ) 聖(ㄕㄥˋ) 屋(ㄨ) 長(ㄓㄤˇ) 一(ㄧ)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寬(ㄎㄨㄢ) 五(ㄨˇ) 十(ㄕˊ) 肘(ㄓㄡˇ) ,有(ㄧㄡˇ) 向(ㄒㄧㄤˋ) 北(ㄅㄟˇ) 的(ㄉㄜ˙) 門(ㄇㄣˊ) 。
【NIV】The building whose door faced north was a hundred cubits long and fifty cubits wide.
以西結書 42:2
|
|
3 |
對著內院那二十肘寬之空地,又對著外院的鋪石地,在第三層樓上有樓廊對著樓廊。
【當】內院十米寬的空地和外院的鋪石地對面有三層高的走廊彼此相對。
【新】 這些房子一排對著內院十公尺寬的空地,一排對著外院的鋪石地,在三層樓上,都有走廊對著走廊。
【現】 它一面對著聖殿旁邊十公尺寬的空地,另一面對著鋪石頭的外院。這屋子有三層,上層比下層狹小。
【呂】 對著內院那二十肘寬的隔開地的 又對著外院的鋪石地的 有樓廊對著樓廊﹐一共三層。
【欽】 對著內院那二十肘寬之空地,又對著外院的鋪石地,在第三層樓上有樓廊對著樓廊。
【文】 與內院二十肘之隙地、及外院鋪石處相對、其間有廡三層、廡各相向、
【中】 對著內院那十公尺半寬之空地,又對著外院的鋪石地,在第三層樓上有樓廊對著樓廊。
【漢】
【簡】
【注】對(ㄉㄨㄟˋ) 著(ㄓㄠ) 內(ㄋㄟˋ) 院(ㄩㄢˋ) 那(ㄋㄚˇ) 二(ㄦˋ) 十(ㄕˊ) 肘(ㄓㄡˇ) 寬(ㄎㄨㄢ) 之(ㄓ) 空(ㄎㄨㄥ) 地(ㄉㄧˋ) ,又(ㄧㄡˋ) 對(ㄉㄨㄟˋ) 著(ㄓㄠ)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的(ㄉㄜ˙) 鋪(ㄆㄨ) 石(ㄉㄢˋ) 地(ㄉㄧˋ) ,在(ㄗㄞˋ) 第(ㄉㄧˋ) 三(ㄙㄢ) 層(ㄘㄥˊ) 樓(ㄌㄡˊ) 上(ㄕㄤˇ) 有(ㄧㄡˇ) 樓(ㄌㄡˊ) 廊(ㄌㄤˊ) 對(ㄉㄨㄟˋ) 著(ㄓㄠ) 樓(ㄌㄡˊ) 廊(ㄌㄤˊ) 。
【NIV】Both in the section twenty cubits from the inner court and in the section opposite the pavement of the outer court, gallery faced gallery at the three levels.
以西結書 42:3
|
|
4 |
在聖屋前有一條夾道,寬十肘,長一百肘。房門都向北。
【當】在兩排廂房之間有一條五米寬、五十米長的通道,廂房的門都向北。
【新】 房子前面有一條夾道,寬五公尺,長五十公尺。房子的門都朝向北面。
【現】 屋子北面有通道,寬五公尺,長五十公尺,門向北。
【呂】 在聖屋前面有一條路在裡向﹐寬十肘﹐長一百肘(傳統:一肘之路);其房門都向北。
【欽】 在聖屋前有一條夾道,寬十肘,長一百肘。房門都向北。
【文】 室前有道、廣十肘、長百肘、其門向北、
【中】 在聖屋前有一條夾道,寬五公尺二十五公分,長五十二公尺半。房門都向北。
【漢】
【簡】
【注】在(ㄗㄞˋ) 聖(ㄕㄥˋ) 屋(ㄨ) 前(ㄑㄧㄢˊ) 有(ㄧㄡˇ) 一(ㄧ) 條(ㄊㄧㄠˊ) 夾(ㄐㄧㄚ) 道(ㄉㄠˋ) ,寬(ㄎㄨㄢ) 十(ㄕˊ) 肘(ㄓㄡˇ) ,長(ㄓㄤˇ) 一(ㄧ)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房(ㄈㄤˊ) 門(ㄇㄣˊ) 都(ㄉㄡ) 向(ㄒㄧㄤˋ) 北(ㄅㄟˇ) 。
【NIV】In front of the rooms was an inner passageway ten cubits wide and a hundred cubits long. Their doors were on the north.
以西結書 42:4
|
|
5 |
聖屋因為樓廊佔去些地方,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窄些。
【當】上層的廂房比下層和中層的窄,因為上層走廊佔去較大的面積。
【新】 上層的房子最窄,因為上層的走廊所佔的地方,比下層和中層的為多。
【現】 最上層的房間比中層和底層的狹小,一層比一層往裡面縮進去。
【呂】 聖屋上層比較窄些﹐因為樓廊佔了它的地方 比佔了那建築物的下層中層的多。
【欽】 聖屋因為樓廊佔去些地方,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窄些。
【文】 上層之室維狹、因上層之廡、較中下愈寬、
【中】 聖屋因為樓廊佔去些地方,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窄些。
【漢】
【簡】
【注】聖(ㄕㄥˋ) 屋(ㄨ) 因(ㄧㄣ) 為(ㄨㄟˊ) 樓(ㄌㄡˊ) 廊(ㄌㄤˊ) 佔(ㄓㄢˋ) 去(ㄑㄩˋ) 些(ㄒㄧㄝ) 地(ㄉㄧˋ) 方(ㄈㄤ) ,所(ㄙㄨㄛˇ) 以(ㄧˇ) 上(ㄕㄤˇ) 層(ㄘㄥˊ) 比(ㄅㄧˇ) 中(ㄓㄨㄥ) 下(ㄒㄧㄚˋ) 兩(ㄌㄧㄤˇ) 層(ㄘㄥˊ) 窄(ㄓㄞˇ) 些(ㄒㄧㄝ) 。
【NIV】Now the upper rooms were narrower, for the galleries took more space from them than from the rooms on the lower and middle floors of the building.
以西結書 42:5
|
|
6 |
聖屋有三層,卻無柱子,不像外院的屋子有柱子;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更窄。
【當】這建築物不像外院那樣有柱子,所以上層比中層和下層窄。
【新】 第三層房子沒有柱子,不像外院的房子有柱子。因此,上層比下層和中層較窄。
【現】 這些房間都擱在平臺上面,不像院子裡其他房子需要柱子支持。
【呂】 聖屋有三層﹐卻沒有柱子 不像外院的屋子有柱子;因此上層比下層中層和平地稍微退後。
【欽】 聖屋有三層,卻無柱子,不像外院的屋子有柱子;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更窄。
【文】 廡有三層、無柱、不與外院相同、故上層之室、較中下維狹、
【中】 聖屋有三層,卻無柱子,不像外院的屋子有柱子,所以上層比中下兩層更窄。
【漢】
【簡】
【注】聖(ㄕㄥˋ) 屋(ㄨ) 有(ㄧㄡˇ) 三(ㄙㄢ) 層(ㄘㄥˊ) ,卻(ㄑㄩㄝˋ) 無(ㄨˊ) 柱(ㄓㄨˋ) 子(ㄗ˙) ,不(ㄅㄨˊ) 像(ㄒㄧㄤˋ)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的(ㄉㄜ˙) 屋(ㄨ) 子(ㄗ˙) 有(ㄧㄡˇ) 柱(ㄓㄨˋ) 子(ㄗ˙) ;所(ㄙㄨㄛˇ) 以(ㄧˇ) 上(ㄕㄤˇ) 層(ㄘㄥˊ) 比(ㄅㄧˇ) 中(ㄓㄨㄥ) 下(ㄒㄧㄚˋ) 兩(ㄌㄧㄤˇ) 層(ㄘㄥˊ) 更(ㄍㄥ) 窄(ㄓㄞˇ) 。
【NIV】The rooms on the top floor had no pillars, as the courts had; so they were smaller in floor space than those on the lower and middle floors.
以西結書 42:6
|
|
7 |
聖屋外,東邊有牆,靠著外院,長五十肘。
【當】廂房旁邊的外牆與廂房及外院平行,長二十五米。
【新】 在外面有一道牆,在房子的前面,與房子和外院平行,長二十五公尺。
【現】 底層的外牆厚二十五公尺,房間也佔二十五公尺。上層全部都是房間。
【呂】 那在外面的隔 跟聖屋平行 朝著外院 在聖屋前面的 其長有五十肘。
【欽】 聖屋外,東邊有牆,靠著外院,長五十肘。
【文】 室外有牆、與外院諸室相向、長五十肘、
【中】 聖屋外,東邊有牆,靠著外院,長二十六公尺二十五公分。
【漢】
【簡】
【注】聖(ㄕㄥˋ) 屋(ㄨ) 外(ㄨㄞˋ) ,東(ㄉㄨㄥ) 邊(ㄅㄧㄢ) 有(ㄧㄡˇ) 牆(ㄑㄧㄤˊ) ,靠(ㄎㄠˋ) 著(ㄓㄠ)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長(ㄓㄤˇ) 五(ㄨˇ) 十(ㄕˊ) 肘(ㄓㄡˇ) 。
【NIV】There was an outer wall parallel to the rooms and the outer court; it extended in front of the rooms for fifty cubits.
以西結書 42:7
|
|
8 |
靠著外院的聖屋長五十肘。殿北面的聖屋長一百肘。
【當】靠近外院的廂房長二十五米,靠近聖殿的廂房則長五十米。
【新】 朝著外院的房子,長二十五公尺;朝著聖殿的房子,長五十公尺。
【現】
【呂】 因為那些向著外院的聖屋 其長是五十肘;而那些(將『看哪』一詞改點母音)沿著殿堂前面的卻是一百肘。
【欽】 靠著外院的聖屋長五十肘。殿北面的聖屋長一百肘。
【文】 外院之室、長五十肘、殿前之室、長百肘、
【中】 靠著外院的聖屋,長二十六公尺二十五公分。朝殿的聖屋長五十二公尺五十公分。
【漢】
【簡】
【注】靠(ㄎㄠˋ) 著(ㄓㄠ)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的(ㄉㄜ˙) 聖(ㄕㄥˋ) 屋(ㄨ) 長(ㄓㄤˇ) 五(ㄨˇ) 十(ㄕˊ) 肘(ㄓㄡˇ) 。殿(ㄉㄧㄢˋ) 北(ㄅㄟˇ) 面(ㄇㄧㄢˋ) 的(ㄉㄜ˙) 聖(ㄕㄥˋ) 屋(ㄨ) 長(ㄓㄤˇ) 一(ㄧ)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
【NIV】While the row of rooms on the side next to the outer court was fifty cubits long, the row on the side nearest the sanctuary was a hundred cubits long.
以西結書 42:8
|
|
9 |
在聖屋以下,東頭有進入之處,就是從外院進入之處。
【當】下層廂房的東面有一道門,可以從外院進入。
【新】 下層的房子在東面有一個入口,人從外院進入房子裡。
【現】 這些房間下面,在東牆的開端,有門可以通到外院。聖殿南邊,離聖殿西邊那屋子不遠地方另有一座一模一樣的屋子。
【呂】 這些聖屋以下東頭有進入處﹐人從外院進入裡面﹐
【欽】 在聖屋以下,東頭有進入之處,就是從外院進入之處。
【文】 此室之下、有門東向、可自外院由此而入、
【中】 在聖屋以下,東頭有進入之處,就是從外院進入之處。
【漢】
【簡】
【注】在(ㄗㄞˋ) 聖(ㄕㄥˋ) 屋(ㄨ) 以(ㄧˇ) 下(ㄒㄧㄚˋ) ,東(ㄉㄨㄥ) 頭(ㄊㄡ˙) 有(ㄧㄡˇ) 進(ㄐㄧㄣˋ) 入(ㄖㄨˋ) 之(ㄓ) 處(ㄔㄨˇ) ,就(ㄐㄧㄡˋ) 是(ㄕˋ) 從(ㄗㄨㄥˋ)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進(ㄐㄧㄣˋ) 入(ㄖㄨˋ) 之(ㄓ) 處(ㄔㄨˇ) 。
【NIV】The lower rooms had an entrance on the east side as one enters them from the outer court.
以西結書 42:9
|
|
10 |
向南(原文作東)在內院牆裡有聖屋,一排與鋪石地之屋相對,一排順著空地。
【當】南面的院牆有兩排廂房,一排在空地對面,一排在南面的建築物對面,
【新】 在南面(這譯法參古譯本,「在南面」原文作「在東面」),沿著內院的牆也有房子,一排對著殿院的空地,一排對著南面的建築物。
【現】
【呂】 就是在外面隔 開頭的地方(傳統:在院隔 的寬度中)。南(傳統:東)路也有聖屋:在隔開地對面﹐也在南邊舖石地的建築物對面:
【欽】 向東在內院牆裡有聖屋,一排與鋪石地之屋相對,一排順著空地。
【文】 院牆之南、隙地與屋之前、亦有室、
【中】 向東在內院牆裡有聖屋,一排與鋪石地之屋相對,一排順著空地。
【漢】
【簡】
【注】向(ㄒㄧㄤˋ) 南(ㄋㄢˊ) (原(ㄩㄢˊ) 文(ㄨㄣˊ) 作(ㄗㄨㄛˊ) 東(ㄉㄨㄥ) )在(ㄗㄞˋ) 內(ㄋㄟˋ) 院(ㄩㄢˋ) 牆(ㄑㄧㄤˊ) 裡(ㄌㄧˇ) 有(ㄧㄡˇ) 聖(ㄕㄥˋ) 屋(ㄨ) ,一(ㄧ) 排(ㄆㄞˊ) 與(ㄩˇ) 鋪(ㄆㄨ) 石(ㄉㄢˋ) 地(ㄉㄧˋ) 之(ㄓ) 屋(ㄨ) 相(ㄒㄧㄤ) 對(ㄉㄨㄟˋ) ,一(ㄧ) 排(ㄆㄞˊ) 順(ㄕㄨㄣˋ) 著(ㄓㄠ) 空(ㄎㄨㄥ) 地(ㄉㄧˋ) 。
【NIV】On the south side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wall of the outer court, adjoining the temple courtyard and opposite the outer wall, were rooms
以西結書 42:10
|
|
11 |
這聖屋前的夾道與北邊聖屋的夾道長寬一樣;出入之處與北屋門的樣式相同。
【當】廂房前面有通道。這些廂房與北面的廂房一樣,長寬相同,出入口和結構也一樣。
【新】 這些房子前面有一條夾道,跟北面的一樣,長寬相同。出口之處,也與北面的一樣。
【現】 房間前面有通道,跟北邊那一座的一樣。屋子的尺寸,設計,和門都跟那一座的一樣。
【呂】 這些聖屋前面有一條路﹐跟北邊聖屋的路同樣式:一樣長﹐一樣寬;又有一樣(傳統:它們一切)的出口:同樣的款式﹐同樣的門。
【欽】 這聖屋前的夾道與北邊聖屋的夾道長寬一樣;出入之處與北屋門的樣式相同。
【文】 室前有道、與向北之室相同、長廣如一、出入之門、及其形製、與前式同、
【中】 這聖屋前的夾道與北邊聖屋的夾道長寬一樣,出入之處與北屋門的樣式相同。
【漢】
【簡】
【注】這(ㄓㄜˋ) 聖(ㄕㄥˋ) 屋(ㄨ) 前(ㄑㄧㄢˊ) 的(ㄉㄜ˙) 夾(ㄐㄧㄚ) 道(ㄉㄠˋ) 與(ㄩˇ) 北(ㄅㄟˇ) 邊(ㄅㄧㄢ) 聖(ㄕㄥˋ) 屋(ㄨ) 的(ㄉㄜ˙) 夾(ㄐㄧㄚ) 道(ㄉㄠˋ) 長(ㄓㄤˇ) 寬(ㄎㄨㄢ) 一(ㄧ) 樣(ㄧㄤˋ) ;出(ㄔㄨ) 入(ㄖㄨˋ) 之(ㄓ) 處(ㄔㄨˇ) 與(ㄩˇ) 北(ㄅㄟˇ) 屋(ㄨ) 門(ㄇㄣˊ) 的(ㄉㄜ˙) 樣(ㄧㄤˋ) 式(ㄕˋ) 相(ㄒㄧㄤ) 同(ㄊㄨㄥˊ) 。
【NIV】with a passageway in front of them. These were like the rooms on the north; they had the same length and width, with similar exits and dimensions. Similar to the doorways on the north
以西結書 42:11
|
|
12 |
正在牆前、夾道的東頭,有門可以進入,與向南聖屋的門一樣。
【當】廂房的東面通道的前端有一道門。
【新】 南邊的房子的門,也與北面的一樣。在東面夾道的開端,與牆相對的地方,有門可以進入。
【現】 南邊那些房間的下面,在東牆的開端也有門。
【呂】 在南路的聖屋以下也有一個門 在外面隔 的地方﹐朝東﹐人進入時 就是從那裡進去(全節多殘缺)。
【欽】 正在牆前、夾道的東頭,有門可以進入,與向南聖屋的門一樣。
【文】 橫牆之前、向東有道、道末有門、可由之而入、與向南諸室之門相同、
【中】 正在牆前、夾道的東頭,有門可以進入,與向南聖屋的門一樣。
【漢】
【簡】
【注】正(ㄓㄥ) 在(ㄗㄞˋ) 牆(ㄑㄧㄤˊ) 前(ㄑㄧㄢˊ) 、夾(ㄐㄧㄚ) 道(ㄉㄠˋ) 的(ㄉㄜ˙) 東(ㄉㄨㄥ) 頭(ㄊㄡ˙) ,有(ㄧㄡˇ) 門(ㄇㄣˊ) 可(ㄎㄜˇ) 以(ㄧˇ) 進(ㄐㄧㄣˋ) 入(ㄖㄨˋ) ,與(ㄩˇ) 向(ㄒㄧㄤˋ) 南(ㄋㄢˊ) 聖(ㄕㄥˋ) 屋(ㄨ) 的(ㄉㄜ˙) 門(ㄇㄣˊ) 一(ㄧ) 樣(ㄧㄤˋ) 。
【NIV】were the doorways of the rooms on the south. There was a doorway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ssageway that was parallel to the corresponding wall extending eastward, by which one enters the rooms.
以西結書 42:12
|
|
13 |
他對我說:「順著空地的南屋北屋,都是聖屋;親近耶和華的祭司當在那裡吃至聖的物,也當在那裡放至聖的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因此處為聖。
【當】他對我說:「這些在南北兩面對著聖殿空地的廂房都是聖潔的,供事奉耶和華的祭司在那裡吃至聖的祭物,並放置素祭、贖罪祭和贖過祭,因為這是聖潔的地方。
【新】 他對我說:「在南北兩面,朝著殿院空地的房子,都是聖潔的房子;親近耶和華的祭司們要在那裡吃至聖之物,也要在那裡存放至聖之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的祭物,因為那地方是聖的。
【現】 那人告訴我:「東邊和南邊這些房間都是聖的。進入上主面前的祭司在這裡吃至聖的祭物。因為房間是聖的,祭司要把至聖的祭物─五榖祭,贖罪祭,和贖過祭留在那裡。
【呂】 他對我說:「在隔開地對面的那些北屋南屋都是聖屋;親近永恆主的祭司們要在那裡喫至聖之物﹐在那裡存放至聖之物:就是素祭﹐解罪祭 和解罪責祭;因為那地方是聖的。
【欽】 他對我說:「順著空地的南屋北屋,都是聖屋;親近耶和華的祭司當在那裡吃至聖的物,也當在那裡放至聖的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因此處為聖。
【文】 其人告我曰、隙地前南北之室、俱為聖室、詣耶和華之祭司、可在彼食至聖之物、亦以至聖之物、與素祭補過祭贖罪祭、置於其所、蓋斯處乃聖也、
【中】 他對我說:「順著空地的南屋北屋都是聖屋。親近耶和華的祭司當在那裡吃至聖的物,也當在那裡放至聖的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因此處為聖。
【漢】
【簡】
【注】他(ㄊㄚ) 對(ㄉㄨㄟˋ) 我(ㄨㄛˇ) 說(ㄩㄝˋ) :「順(ㄕㄨㄣˋ) 著(ㄓㄠ) 空(ㄎㄨㄥ) 地(ㄉㄧˋ) 的(ㄉㄜ˙) 南(ㄋㄢˊ) 屋(ㄨ) 北(ㄅㄟˇ) 屋(ㄨ) ,都(ㄉㄡ) 是(ㄕˋ) 聖(ㄕㄥˋ) 屋(ㄨ) ;親(ㄑㄧㄣ) 近(ㄐㄧㄣˋ) 耶(ㄧㄝ) 和(ㄏㄨㄛ˙) 華(ㄏㄨㄚ) 的(ㄉㄜ˙) 祭(ㄐㄧˋ) 司(ㄙ) 當(ㄉㄤ) 在(ㄗㄞˋ) 那(ㄋㄚˇ) 裡(ㄌㄧˇ) 吃(ㄐㄧˊ) 至(ㄓˋ) 聖(ㄕㄥˋ) 的(ㄉㄜ˙) 物(ㄨˋ) ,也(ㄧㄝˇ) 當(ㄉㄤ) 在(ㄗㄞˋ) 那(ㄋㄚˇ) 裡(ㄌㄧˇ) 放(ㄈㄤˋ) 至(ㄓˋ) 聖(ㄕㄥˋ) 的(ㄉㄜ˙) 物(ㄨˋ) ,就(ㄐㄧㄡˋ) 是(ㄕˋ) 素(ㄙㄨˋ) 祭(ㄐㄧˋ) 、贖(ㄕㄨˊ) 罪(ㄗㄨㄟˋ) 祭(ㄐㄧˋ) ,和(ㄏㄨㄛ˙) 贖(ㄕㄨˊ) 愆(ㄑㄧㄢ) 祭(ㄐㄧˋ) ,因(ㄧㄣ) 此(ㄘˇ) 處(ㄔㄨˇ) 為(ㄨㄟˊ) 聖(ㄕㄥˋ) 。
【NIV】Then he said to me, "The north and south rooms facing the temple courtyard are the priests' rooms, where the priests who approach the Lord will eat the most holy offerings. There they will put the most holy offerings-the grain offerings, the sin offerings and the guilt offerings-for the place is holy.
以西結書 42:13
|
|
14 |
祭司進去出了聖所的時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屬民的外院。」
【當】祭司在聖所供職後,不可直接到外院,要先在這些廂房裡脫下供職時所穿的聖衣,換上普通衣服,才可以到外面的百姓那裡。」
【新】 祭司進了去,不可從聖所出來到外院去;他們要在房子裡放下供職時所穿的衣服,因為那些衣服是聖的;他們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民眾的地方。」
【現】 祭司進了聖殿後要再到外院時,他們必須把事奉上主時穿的聖袍留在這裡。他們必須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一般人聚集的地方。」
【呂】 祭司們進去﹐不可從聖所直接出來到外院;他們要在聖屋那裡存放他們供職時穿的衣服﹐因為那些衣服是聖的;他們要穿上別的衣服﹐纔可以跟屬於人民的相接近。」
【欽】 祭司進去出了聖所的時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屬民的外院。」
【文】 祭司入時、不可自聖所往外院、必先置供職之聖服於彼、易以他衣、後方出至民所、○
【中】 祭司進了去,從聖所出來的時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屬民的外院。」
【漢】
【簡】
【注】祭(ㄐㄧˋ) 司(ㄙ) 進(ㄐㄧㄣˋ) 去(ㄑㄩˋ) 出(ㄔㄨ) 了(ㄌㄜ˙) 聖(ㄕㄥˋ) 所(ㄙㄨㄛˇ) 的(ㄉㄜ˙) 時(ㄕˊ) 候(ㄏㄡˋ) ,不(ㄅㄨˊ) 可(ㄎㄜˇ) 直(ㄓˊ) 到(ㄉㄠˋ)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但(ㄉㄢˋ) 要(ㄧㄠ) 在(ㄗㄞˋ) 聖(ㄕㄥˋ) 屋(ㄨ) 放(ㄈㄤˋ) 下(ㄒㄧㄚˋ) 他(ㄊㄚ) 們(ㄇㄣ˙) 供(ㄍㄨㄥ) 職(ㄓˊ) 的(ㄉㄜ˙) 衣(ㄧ) 服(ㄈㄨˊ) ,因(ㄧㄣ) 為(ㄨㄟˊ) 是(ㄕˋ) 聖(ㄕㄥˋ) 衣(ㄧ) ;要(ㄧㄠ) 穿(ㄔㄨㄢ) 上(ㄕㄤˇ) 別(ㄅㄧㄝˊ) 的(ㄉㄜ˙) 衣(ㄧ) 服(ㄈㄨˊ) 才(ㄘㄞˊ) 可(ㄎㄜˇ) 以(ㄧˇ) 到(ㄉㄠˋ) 屬(ㄓㄨˇ) 民(ㄇㄧㄣˊ) 的(ㄉㄜ˙) 外(ㄨㄞˋ) 院(ㄩㄢˋ) 。」
【NIV】Once the priests enter the holy precincts, they are not to go into the outer court until they leave behind the garments in which they minister, for these are holy. They are to put on other clothes before they go near the places that are for the people."
以西結書 42:14
|
|
15 |
他量完了內殿,就帶我出朝東的門,量院的四圍。
【當】他量完聖殿裡面,便帶我出了東門,量聖殿週邊。
【新】 他量了內院,就領我出朝東的門,又量了整個殿的周圍。
【現】 那人量好了聖殿內部的尺寸後,就領我穿過東門,去量聖殿的四周。
【呂】 他量完了內殿﹐就領我出朝東的大門﹐又量殿院的四面周圍。
【欽】 他量完了內殿,就帶我出朝東的門,量院的四圍。
【文】 其人量內室既竟、遂由東門之道、導我而出、量其四周、
【中】 他量完了內殿,就帶我出朝東的門,量院的四圍。
【漢】
【簡】
【注】他(ㄊㄚ) 量(ㄌㄧㄤˊ) 完(ㄨㄢˊ) 了(ㄌㄜ˙) 內(ㄋㄟˋ) 殿(ㄉㄧㄢˋ) ,就(ㄐㄧㄡˋ) 帶(ㄉㄞˋ) 我(ㄨㄛˇ) 出(ㄔㄨ) 朝(ㄓㄠ) 東(ㄉㄨㄥ) 的(ㄉㄜ˙) 門(ㄇㄣˊ) ,量(ㄌㄧㄤˊ) 院(ㄩㄢˋ) 的(ㄉㄜ˙) 四(ㄙˋ) 圍(ㄨㄟˊ) 。
【NIV】When he had finished measuring what was inside the temple area, he led me out by the east gate and measured the area all around:
以西結書 42:15
|
|
16 |
他用量度的竿量四圍,量東面五百肘(原文作竿;本章下同),
【當】他用量竿量了東面,長二百五十米;
【新】 他用測量竿量了東面,按著測量竿計算,共長二百五十公尺。
【現】 他用木尺量,東邊長兩百五十公尺,
【呂】 他用測量竿量東面(傳統:風)﹐有五百肘(原文:竿);用測量竿量的。
【欽】 他用量度的竿量四圍,量東面五百竿,
【文】 以竿量東方、長五百竿、
【中】 他用量度的竿量四圍,量東面二百六十二公尺半。
【漢】
【簡】
【注】他(ㄊㄚ) 用(ㄩㄥˋ) 量(ㄌㄧㄤˊ) 度(ㄉㄨˋ) 的(ㄉㄜ˙) 竿(ㄍㄢ) 量(ㄌㄧㄤˊ) 四(ㄙˋ) 圍(ㄨㄟˊ) ,量(ㄌㄧㄤˊ) 東(ㄉㄨㄥ) 面(ㄇㄧㄢˋ)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原(ㄩㄢˊ) 文(ㄨㄣˊ) 作(ㄗㄨㄛˊ) 竿(ㄍㄢ) ;本(ㄅㄣˇ) 章(ㄓㄤ) 下(ㄒㄧㄚˋ) 同(ㄊㄨㄥˊ) ),
【NIV】He measured the east side with the measuring rod; it was five hundred cubits.
以西結書 42:16
|
|
17 |
用竿量北面五百肘,
【當】又量了北面,長二百五十米;
【新】 他又量了北面,按著測量竿計算,共長二百五十公尺。
【現】 又量北邊,南邊,西邊,每邊長兩百五十公尺。
【呂】 他轉身(傳統:四圍)量北面(傳統:風)﹐有五百肘(原文:竿);用測量竿量的。
【欽】 用竿量北面五百竿,
【文】 以竿量北方、長五百竿、
【中】 用竿量北面二百六十二公尺半,
【漢】
【簡】
【注】用(ㄩㄥˋ) 竿(ㄍㄢ) 量(ㄌㄧㄤˊ) 北(ㄅㄟˇ) 面(ㄇㄧㄢˋ)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
【NIV】He measured the north side; it was five hundred cubits by the measuring rod.
以西結書 42:17
|
|
18 |
用竿量南面五百肘,
【當】又量了南面,長二百五十米;
【新】 他又量了南面,按著測量竿計算,共長二百五十公尺。
【現】
【呂】 他轉身(傳統:四圍)到南面(傳統:風)去量﹐有五百肘(原文:竿);用測量竿量的。
【欽】 用竿量南面五百竿,
【文】 以竿量南方、長五百竿、
【中】 用竿量南面二百六十二公尺半。
【漢】
【簡】
【注】用(ㄩㄥˋ) 竿(ㄍㄢ) 量(ㄌㄧㄤˊ) 南(ㄋㄢˊ) 面(ㄇㄧㄢˋ)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
【NIV】He measured the south side; it was five hundred cubits by the measuring rod.
以西結書 42:18
|
|
19 |
又轉到西面,用竿量五百肘。
【當】然後又去量西面,長二百五十米。
【新】 他又轉去量了西面,按著測量竿計算,共長二百五十公尺。
【現】
【呂】 他轉身到西面(傳統:風)去量﹐有五百肘(原文:竿);用測量竿量的。
【欽】 又轉到西面,用竿量五百竿。
【文】 轉而向西、以竿量西方、長五百竿、
【中】 又轉到西面,用竿量二百六十二公尺半。
【漢】
【簡】
【注】又(ㄧㄡˋ) 轉(ㄓㄨㄢˇ) 到(ㄉㄠˋ) 西(ㄒㄧ) 面(ㄇㄧㄢˋ) ,用(ㄩㄥˋ) 竿(ㄍㄢ) 量(ㄌㄧㄤˊ)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
【NIV】Then he turned to the west side and measured; it was five hundred cubits by the measuring rod.
以西結書 42:19
|
|
20 |
他量四面,四圍有牆,長五百肘,寬五百肘,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
【當】他量了聖殿四圍的牆,長寬都是二百五十米,這牆是為了把聖地和俗地隔開。
【新】 這樣,他量了四面。聖殿長二百五十公尺,寬二百五十公尺,四圍都有牆,為要分開聖地和俗地。
【現】 有圍牆圍著這塊兩百五十公尺正方形的地。這道圍牆把聖地和俗地隔開。
【呂】 他向四面量:四圍有 ﹐長五百肘﹐寬五百肘﹐將聖的與俗的分別出來。
【欽】 他量四面,四圍有牆,長五百竿,寬五百竿,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
【文】 量其四方、有牆環繞、長五百竿、廣五百竿、以區別聖地與俗地、
【中】 他量四面,四圍有牆,長二百六十二公尺半,寬二百六十二公尺半,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
【漢】
【簡】
【注】他(ㄊㄚ) 量(ㄌㄧㄤˊ) 四(ㄙˋ) 面(ㄇㄧㄢˋ) ,四(ㄙˋ) 圍(ㄨㄟˊ) 有(ㄧㄡˇ) 牆(ㄑㄧㄤˊ) ,長(ㄓㄤˇ)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寬(ㄎㄨㄢ) 五(ㄨˇ) 百(ㄅㄞˇ) 肘(ㄓㄡˇ) ,為(ㄨㄟˊ) 要(ㄧㄠ) 分(ㄈㄣ) 別(ㄅㄧㄝˊ) 聖(ㄕㄥˋ) 地(ㄉㄧˋ) 與(ㄩˇ) 俗(ㄙㄨˊ) 地(ㄉㄧˋ) 。
【NIV】So he measured the area on all four sides. It had a wall around it, five hundred cubits long and five hundred cubits wide, to separate the holy from the common.
以西結書 42:20
|
THE HOLY BIBLE, 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R, NIVR Copyright c 1973, 1978, 1984, 2011 by Biblica, Inc. Used by permission. All rights reserved worldwide.
For more information, please read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