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昌榮:自願醫療保障計劃是不歸路
2010年12月08日
醫療改革第二階段諮詢文件,將於一月七日完成諮詢。建議核心是推行自願醫療保障計劃。究竟醫療保檢是否醫療改革的出路?究竟自願醫療保障計劃的隱憂是甚麼?已於十二月四日舉行的「還可以病嗎?」醫療政策研討會,請來關懷香港召集人郭家麒醫生、浸大社工系主任黃昌榮博士、社區組織協會病人權益幹事彭鴻昌主講,探討以上問題。研討會由基督徒學會、基督教協進會、天主教正義和平委員會等多個教會團體合辦,約二十多人出席。
郭家麒醫生批評回歸前後三十多年的醫療檢討,主題根本只是政府減少開支,減少承擔。他回顧了八十年代以降近五次醫療政策檢討,指出了醫療開支角力的歷史:港英政府在八十年和九十年代的政策檢討,包括成立醫管局以控制開支,最後都因為港英政府避免過渡期社會動盪,所以穩住了醫療開支﹔回歸後董建華政府倡議強制供款,最後社會反對而擱置﹔而最近的改革,郭家麒便指出自願供款是「再包裝」,醫療改革依舊是削減開支:「第二次諮詢只談醫療融資,第一次諮詢談的基層醫療也成了包裝。」
在削減開支之下,郭家麒對第二階段諮詢建議的批評,可總括成「用者負不起,錢進商家袋,政府沒承擔」:
一、用者負不起。郭家麒指出:「現時使用醫院服務有80%是65歲以上人士,保費將是$6710(是為不設免賠額供款以及未計算佣金和其他購置成本)﹔其中70%是長期病患者,即要多付三倍,變成二萬多元的保費。很多醫院使用者根本負不起。對公屋戶而言,若以$18000為家庭入息,便要把入息的4.7%花在醫保,還未計算政府數據不盡不實,以及家庭入息不足$18000。」
「到了2030年65歲以上人口將佔香港人口四分一,加上通貨膨脹大概成本脹一倍,到時的醫療開支又打算依賴醫保解決?政府根本沒考慮服務提升,沒考慮長遠。」
二、錢進商家袋。「按現時發展,五至十年後到公立醫院將由保險付全數,到了二十年後當政府不用以很多利得稅收支撐醫療開支,便可減利得稅,商家便大大得益。再加上有了自願醫保,私營機構大有理由減少為員工購買保險。因此商界便成了醫改的既得利益者。
至於市民的供款多少用在行政費,郭家麒更斥政府騙市民「落搭」:「只有5%用在行政費是不可能的。參考美國現時用在行政的費用是30%,奧巴馬的醫療改革就算成功,也只有15%。如果香港政府可做到5%已經可以拿諾貝爾經濟學獎。」
三、政府沒承擔。郭家麒批評,政府常常強調醫療開支高昂:「04年丹麥醫療開支估整體開支82.6%,法國是75.9%﹔被視為問題多多的美國佔44.9%。而香港,竟然只有14.9%!」郭家麒總結指,公共醫療是公共政策,沒可能走私有化道路,更沒可能由市民承擔成本。當國內都以香港醫療體制為參考對象,國內醫生都奇怪問他:「為何要改革?」他希望政府不要開倒車,好好承擔公共醫療責任。
自願醫療保障計劃是不歸路
黃昌榮指,公共醫療不單醫院制度,但政府在住院以外的支援更乏善足陳:「人的健康也包括房屋、教育等,再仔細一點便是半正規醫療如中醫、家庭照顧。根本出院後大約70%病人由家中女性照顧。」
他提到不同制度:「古巴的社會主義制度是花錢直接照顧病人;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大國,但政府基本把公共醫療責任和開支層壓式推向個人身上,所以醫療保障根本充滿階級不平等﹔西歐國家是社會保險,是『錢跟著病人走』,病人可靈活按病情選擇,如果不能支付政府會出錢資助。在英國,便有詳盡的家庭醫生名單,一方面引發競爭加強基礎醫療質素,另一方面政府也資助家庭醫生,使家庭醫生可以更仔細協助病人更準確地尋求延伸醫療照顧。」他批評香港現在希望推行的醫保,是與虎謀皮:「不能老想著由私人市場拿錢代替政府的公共責任。」
黃昌榮又認為現時的醫療改革,正走向不歸路:「一是激起社會抵抗。六十年代起醫療被政府和商界視為社會薪酬,因市民健康可換來勞動力。現時醫療發展則跟勞動脫勾,跟高利潤掛帥。」他認為後果是社會根基動搖。不歸路的第二個原因,是個人和家庭矛盾更大:「可能更多人不能照顧老父母,使家庭破裂。政府支援是家做單位,但錢卻是個人付出,未成家立室的年青人就更沒有能力照顧父母和自己。」黃昌榮建議,九十年代已開始諮詢的基層醫療策略,應該要推行。
香港應發展基層醫療
彭鴻昌介紹「基層醫療」的構念:「不同有病便進院一兩次,基層醫療講求醫生病人穩定的關係,又動員社工、護士、社區組織的力量作健康保障。」基層醫療有四個層面:一、教育:在社區教授醫療知識,幫助人養成良好生活和衛生習慣。二、預防:如有身體開始不妥,應如何留意起居飲食。三、治療:生病便由家庭醫生作基本治療,再判斷是否轉介。而不是任由病人有事便到醫院或專科。四、服康:病癒後如何照料身體,例如糖尿病癒而失明者,在社區如何適應。
他指出強化基本醫療的好處:「在外國的情況,家庭醫生人數多12%,整體健康狀況便上升4%,住院需求也減低。同樣家庭醫生人口比例高,醫療開支也下降。」而家庭醫生比例多過專科醫生的地方,健康狀況也比任由病人自選專科醫生好。彭鴻昌認為,香港人對專科醫生依賴太大,鬧市中專科醫生多得整棟大廈也有專科診所。他解釋,如果病人自己判斷錯,可能看多幾種專科也不行。反之家庭醫生有病歷、家族病史,病情掌握反而更高效。
彭鴻昌指出,香港在九○年曾成立基層健康服務報告小組,提出一百二十種建議,落實的大多為成立健康中心、長者中心,沒做的是成立基層健康管理局,每區運作統籌,強化基層醫療。他認為基層醫療沒有好好發展,形成住院需求大增。他指出,基層醫療工作小組今年七月報告,雖然也成立醫管局基層醫療辦公室,可是他批評只是把專科部分服務外放或下放,到頭來也只顧治療,不理其他環節。
最後他評論自願醫保對基層醫療影響,是專科、住院服務為本的想法仍沒有改變,到頭來只會更多醫生從事專科,更病人不注重預防。
台下聽眾詢問,家庭醫生定義為何?是否等如私家醫生。郭家麒指,香港有約6000名私家醫生,只有247名是家庭醫學院士,但他認為不一定有院士學位才算家庭醫生。他指出因為大學和行業的權鬥,家庭醫學院士學額很少,而且也要二至七年多的訓練,對醫生來說很困難,而政府也沒刻意解決問題。他補充家庭醫生講求跟病人的穩定關係,在英國,政策更不容病人隨便轉家庭醫生。他又謂基層醫療在香港很難發展,因公立醫院也看「業績」,就是撥款是考慮住院人數、住院長短。彭鴻昌建議放鬆家庭醫生定義,包括大學開辦更多文憑家庭醫生訓練,幫助基層醫療發展。
美國醫療保險制度的批評
研討會開始前還播放了麥可摩爾執導的紀錄片《美國清一Sick檔案》。影片講述了幾個美國公民在美國醫療保險制度下,得不到治療:其中一位婦女患了宮頸癌,要跟加拿大的朋友假結婚,才在加拿大的免費醫療制度得到醫治;另外幾位在九一一恐襲任志願者的「美國英雄」,事後得了嚴重的呼吸病,最後要導演帶他們跑到被美國政府稱為「世界上最邪惡」的國家古巴求診,竟然只登記了姓名和出生日期便可得到免費診治;而在美國賣125美元的藥,在古巴只賣5仙。台下觀眾分享觀後感時表達對香港要跟隨美國制度的憂心,又謂自己買了二十多年保險,指出細節難掌握,隨時「有得供無得保」。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
c.c.ocean |
我們也很關心台灣的醫療健保,也希望有相關新聞報導!!! 發言日期:201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