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職青指在港難適應 呂慶雄鼓勵新型態植堂回應需要
2025年01月17日
(採訪:謝家誠)【時代論壇訊】因著政府近年推出不同的人才輸入計劃,內地來港人士增加。近日有神學院及機構合作發佈了「香港普通話職青的靈性需要」調查結果,指受訪的普通話職青表示不適應香港的生活,且缺乏支援網絡。福音證主協會副總幹事呂慶雄博士鼓勵教會可嘗試以「新型態」模式植堂,回應不同群體的需要。
中國神學研究院實踐科助理教授蘇慕瑜博士表示,是次質性研究訪問了20位普通話職青,男女比例各佔一半,全都畢業於香港的大學,並且已工作一年或以上。結果反映他們都感到人生不穩定,並且需要適應香港的生活。
研究發現,普通話職青欣賞香港的職場設有界線,跟內地硬性規定加班不同,但他們亦需要適應香港潮濕的氣候以及飲食。另外,普通話職青覺得難以跟同事深交,「花不起精神和體力,很難去認識人」,寧願加入一些網上行山群組。精神健康方面, 這群職青感到挫敗、焦慮和困惑,而且缺乏足夠的支援系統。在意義探索方面,蘇慕瑜指普通話職青在香港感受到思想的開放;在內地唯物主義的影響下,他們在香港見到宗教的自由,也激發他們思考人生的意義。
呂慶雄指出,教會在服侍普通話職青時需要用不同的文化視角,也需要時間跟他們建立關係。他表示,教會需要破除人數增長的迷思,因為事工是以關係為本,不能強求對方歸信。教會亦要小心「表面熟悉」的假象,忽略了與對象建立足夠信任的關係,過份著重事工成效。
呂慶雄指,是次研究只是觸及到普通話職青,未來還需要針對不同年齡階層和背景作相關調查。他鼓勵教會可以嘗試「新型態」的植堂模式,不單是複製原有堂會,而是回應不同群體和處境的需要,開設不同型態的教會。
宋軍:做一個好的東道主
中國神學研究院神學科副教授宋軍牧師回顧香港移民潮的五波浪潮,當中亦見香港接待時的轉變。第一波浪潮是十九世紀,居住在嶺南地區一帶的廣東人到香港工作謀生。之後是1960年代,大部份難民來港,當時的香港「張開雙臂」地迎接國內的同胞。1970年代,香港對待內地移民的態度大幅改變,「第一次見到香港人如此的排外」。其後是廿一世紀首二十年,中國經濟急速發展,「不再把香港人放在眼內,稱呼香港人為『港燦』,香港人回嘴『蝗蟲』」。宋軍認為,隨著大量香港人移居海外,專才輸入香港,不少的地方都能見到愈來愈多簡體字,現在可以說是第五波浪潮。
宋軍引用詩篇廿三篇5-6節,指神作為「東道主」,是一位「慷慨好客到極點」的神。宋軍提及日本作家遠藤周作曾經住院,期間遇見一位患癌病人痛不欲生;當時一位護士對遠藤周作說:「現在我們只能握著他的手陪伴他。」宋軍表示,新來港的人同樣面對很多困難,同樣有這樣的渴望,希望可以被人接待和理解,「長遠的陪伴就是一直在他的生命中留有痕跡,一直與他同行……至於我們如何做一個好的東道主,那就是上帝留給我們的功課。」
談到如何接待,宋軍認為現時辦廣東話班、興趣班等都很好,但容易過份關心,被接待的人有機會不喜歡。他又提到在日本居住的經歷,從日本人的待客之道學到如何「設身處地、不留痕跡」地服侍對方。例如他在日本乘地下鐵,發現沒有人會出聲讓座,而是假裝下車。另外,當地人亦沒有只是單方面付出,也會讓被接待者有機會服侍和貢獻。
「迎浪而行──接待普通話群體的機遇」分享會由中國神學研究院及福音證主協會合辦,於1月11日在中神校舍舉行,約90人參與。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