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城市迪拜的半島阿拉伯人Peninsular Arabs in Dubai, UAE
|
|
←【前一篇】約旦首都安曼的敘利亞人 Syrian Arabs in Amman, Jordan
|
【下一篇】孟加拉國首都達卡的謝克人 Shaikhs in Dhaka Bangladesh→
|
阿杜(Abdu)走進他朋友在阿聯酋繁華城市迪拜的家。朋友的家極奢華、精美,阿杜可以聽到泉水聲和小鳥的鳴唱、看到色彩艷麗正盛開的蘭花、還有在異國情調的溫室內,看到一叢叢完美無暇的蕨類植物。阿杜的眼睛被一張照片吸引著,那是一位衣著簡樸的老人坐在沙漠中彈琴的照片。朋友向阿杜解釋:「那是我的父親,當時他只有二十三歲。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出我們的生活發生了迅速、巨大的變化。我們幾兄弟靠石油賺取大量財富,再將之投資在旅館生意上,因為這裡的旅遊業一直很興旺。今天,阿拉伯半島上的人再也不必像我父親那一代人,為生存而辛苦奮鬥了。」石油讓迪拜從阿拉伯半島的一個小漁村,在很短的時間內變成全球最壯觀的城市之一。阿聯酋政府慷慨地向民眾提供金錢、房屋、教育和醫療服務,使人民從中受益。然而,儘管阿聯酋的物質財富那麼豐富,但這個國家的阿拉伯人依然感到失望和消沈。許多阿聯酋人渴望了解唯一永活的真神。迪拜實行嚴格的伊斯蘭法典,來自其他國家的非穆斯林可以保持自己的宗教,但不能勸誘當地人皈依基督教,否則將被監禁。
天父,當人們開始富裕時,就會受惡者的引誘,陷入追求物質的享樂主義,不再追求永恆的事。今天許多在迪拜的阿聯酋人正是如此,他們不只被傳統的伊斯蘭教轄制,也被物質生活捆綁,懇求父讓他們在聖靈的指引下,認識真理,把生命交托給唯一永活的真神。奉主的名求,阿們。
不配合世界的模式(二)不要模仿這個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變過來,使你們可以察驗出什麼是神的旨意,就是察驗出什麼是美好的、蒙他悅納的和完全的。羅馬書12:2模仿?然而,如今情況有變。「教會」採納了希臘人的世界觀,從以《妥拉》為指導的文化,轉向一個接受、容納,甚至提倡過往被看為厭惡可憎的文化。這樣的融合現象一直到今天仍然持續著。現在我們是那麼偏離《妥拉》的文化,不再認得這世代的模式和神的世界觀的差距。因為「教會」在過往十九世紀一點一滴地採納世界的方式,我們正以加快的步伐遠離了神的世界觀。我們就好像箴言所述那只正在熱鍋內的青蛙,因為改變不是一時半刻的,我們就察覺不出分別,直到燙死在熱鍋中為止。(待續)
|
|
|
|
本文由萬民福音使團提供
本內容已停止更新,目前使用過去內容進行輪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