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輓歌以西結書19章1~14節 上帝叫我為以色列的兩個王子唱這首輓歌:……這是一首輓歌;這首輓歌一直流傳著。(以西結書19章1節、14節b) 【內容】 這是一首為死人所寫的輓歌,哀悼國家遭遇不幸的危難。上帝要先知以西結哀悼的對象,是以色列的兩個王。第一位,是約西亞王的兒子約哈斯。主前609年,埃及法老尼哥上到幼發拉底河幫助亞述王;約西亞王去抵擋他,結果戰死於米吉多。後來,埃及王尼哥把繼任作猶大王才三個月的約哈斯擄到埃及,約哈斯就死在埃及(參閱列王紀下23章29~34節)。第二位,是約雅敬王的兒子約雅斤,他在位也只有三個月。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於主前597年攻打耶路撒冷以後,將約雅斤王和一群猶大精英擄到巴比倫,約雅斤被囚37年,最後死在巴比倫(參閱列王紀下24章8~16節、25章27~30節)。
以西結寫下輓歌,追悼與他同時代的這兩位在位僅三個月的王,後來以色列人也代代流傳這首輓歌,以記取歷史教訓。這兩位王上任不久就被敵人抓走,客死異鄉,承擔整個國家民族的悲慘命運。回顧以色列人定居迦南地的歷史,王其實是他們向上帝要來的,因為他們希望像其他國家一樣,有王治理。一開始,先知撒母耳反對,因上主就是他們的王。但上主最後仍同意撒母耳為以色列人立王,從此展開以色列王國的歷史。歷經大約四百多年的南北王國歷史,最後都以失敗收場。後來,以色列代代流傳這首輓歌,除了哀悼兩位王,更是回顧國家的歷史。為何以色列王朝精心培育出來的王子,會落敗呢?為何母獅子所養育訓練出來兩隻兇猛的少壯獅子,會被外族人關進籠子裡面,成為階下囚呢?以色列的歷史,是一部不斷面對苦難的歷史。在哀嘆聲中,他們勇於詢問上主為何如此對待祂的選民(參閱耶利米哀歌5章22節)?同時,以色列人也在哀嘆中自我反省,期待上主對以色列民族的救贖。
台灣人的歷史,也是一部苦難的歷史。台灣從被殖民、威權統治走到民主政治,是很不容易的過程,因此人民對總統的期待很高。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說:「總統是希望的化身。」從台灣歷屆民選總統,包括: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蔡英文、賴清德的身上,我們看到總統對國家的重要性。400年來,台灣也在尋找一條出埃及進迦南的救贖之路,誰是摩西?誰是約書亞?這是台灣人的期待。但是,以色列人與上主在西奈的盟約,才是關鍵。台灣人對國家的願景,是否符合上主的旨意呢?這是我們需要反省的地方。
【默想】 民主政治與基督教信仰的相關性如何?
【禱告】 慈悲的上帝,願祢的慈愛臨到台灣,醫治台灣人受傷的心靈,使台灣人能走出過去歷史的哀痛,有信心邁向光明的未來,建立一個符合祢旨意的國度。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