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10月30日 星期四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親近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前一篇】靈糧聖言吃到飽

【下一篇】特權中的背叛→

當缺乏成為提醒

以西結書4章1節~5章4節
祂又說:「必朽的人哪,我要使耶路撒冷絕糧。每當人民按配給的份量吃餅喝水的時候,他們會焦急,悲歎。」(以西結書4章16節)
【內容】
上帝要以西結用一系列戲劇性的預表行動來傳達信息,包括躺臥、捆綁和配給食物。這些行動不只是預言性的表徵,更是親身經歷即將臨到的苦難。當上帝宣告要使耶路撒冷絕糧時,祂要以西結以極有限的食物和水度日,藉此體現被圍城的困境。這種親身示範的方式,使信息不再只是言語的傳達,而是具體可見的預告,讓人民更深刻體會即將面臨的處境。

「按配給的份量」這詞彙,特別值得注意。在希伯來文中,這詞帶有「精確計量」之意,暗示極度缺乏的景況。當城市被圍困,糧食短缺往往是最大威脅。上帝要以西結實際體驗這種缺乏,不僅是為了預示未來,更是要他以身作則,讓人明白上帝的管教是何等真實。「焦急」和「悲歎」生動描繪在極度缺乏中的心理狀態,反映出物質匱乏如何影響人的心靈狀態。這種體驗讓我們看見,當人處於極度缺乏時,不只是身體的煎熬,更會帶來心靈的壓力。

2023年小犬颱風重創蘭嶼,近百房屋遭毀、通訊設備中斷、港口遭嚴重破壞。蘭嶼成孤島,將近一週沒有船入港,島民獨自面對滿目瘡痍、沒電又將斷糧的困境。筆者的太太在島上事奉,親身經歷了經文所述絕糧的景況,必須謹慎分配糧食,與族人彼此扶持度過危難。這次災難帶來深刻省思,許多族人更重視自給自足的能力:有的建立小魚塭確保食物來源,有的養殖蛋雞,更多人投入永續農業。這些努力都是為了在下次災難來臨時,可以更有能力面對絕糧的挑戰。這樣的轉變提醒我們,有時困境反而能激發社群的韌性,帶來正向的改變。台灣或許也要從蘭嶼經驗中獲得啟示,畢竟在面對中共的威脅下,我們也隨時處在糧食或能源斷絕的危機。

以西結的經歷提醒我們,物質的缺乏常常是上帝用來喚醒我們的方式。當我們習慣於豐足時,容易忘記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有時,上帝容許我們經歷缺乏,為要我們學習更深的功課:看見他人的需要、學習感恩知足、重新思考什麼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這不是要我們輕看物質的重要性,而是提醒我們:即使在缺乏中,仍然可以經歷上帝的同在與供應。更重要的是,這些經歷能夠塑造我們的品格,讓我們學會在困境中互助關懷,並在上帝的帶領下,尋找更有智慧的生存之道。

【默想】
當我面對缺乏時,我是否願意從中學習上帝要教導我的功課?我又如何在富足時記得關懷那些仍在缺乏中的人?

【禱告】
慈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豐富時存感恩的心,在缺乏時仍然信靠祢。讓我能夠看見並關懷周遭有需要的人,使我的生命能夠反映祢豐盛的慈愛。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新眼光讀經》材料由台灣教會公報社提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