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6月26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每日閱讀首頁 蘇老師時間 劉三講古 張牧師開講 每日經歷神
林南禱告手冊 胡邵明牧師靈修 宣教日引 荒漠甘泉 慕安德烈
每日新眼光讀經 每日靈修小品 信心支票簿 湯新如牧師靈修 今日恩典365
奔向日出 黃牧師靈修 劉彤牧師靈修 芥菜種靈修日誌 活潑的生命
三讀三禱運動 英文靈修



誤會一場?

←【前一篇】提防「證明自己」的酵

【下一篇】在這裡真好,還是要下山→

誤會一場?

參考經文:馬太福音16章13~28節

16:13 耶穌到了凱撒利亞‧腓立比的境內;在那裏他問門徒:「一般人說人子是誰?」 14 他們回答:「有的說是施洗者約翰;有的說是以利亞;也有的說是耶利米或其他先知中的一位。」 15 耶穌問他們:「那麼,你們說我是誰?」 16 西門‧彼得回答:「你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 17 耶穌說:「約翰的兒子西門,你真有福了;因為這真理不是人傳授給你的,而是我天上的父親向你啟示的。 18 我告訴你,你是彼得,是磐石;在這磐石上,我要建立我的教會,甚至死亡的權勢也不能勝過它。 19 我要給你天國的鑰匙,你在地上所禁止的,在天上也要禁止;你在地上所准許的,在天上也要准許。」 20 於是,耶穌吩咐門徒千萬不要告訴任何人他就是基督。 21 從那時候開始,耶穌清楚地指示門徒,說:「我必須上耶路撒冷去,在長老、祭司長,和經學教師手下遭受許多苦難,並且被殺害,第三天將復活。」 22 彼得拉耶穌到一邊,勸阻他,說:「不!主啊,這事絕不可臨到你身上!」 23 耶穌轉身對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 24 於是,耶穌對門徒說:「如果有人要跟從我,就得捨棄自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 25 因為那想救自己生命的,反要喪失生命;那為著我喪失生命的,反要得到生命。 26 一個人就是贏得了全世界,卻賠上了自己的生命,有甚麼益處呢?沒有!他能夠拿甚麼去換回自己的生命呢? 27 人子將要在他父親的榮耀中,跟他的天使一起來臨。那時候,他要按照各人的行為施報應。 28 我鄭重地告訴你們,站在這裏的人,有的在他們死以前會看見人子來到他們當中掌權。」

日本有一個節目叫《奇妙物語》,其中一集故事發生在飛機上:一位乘客突然心臟病發,空服員緊急在機上找醫生。一問之下,竟真的有一位醫生,但動手術需要麻醉師與護士,就那麼剛好都有。然而,這只是誤會一場,那位醫生其實是醫學系沒畢業的學生、護士只是裝扮護士的坐檯小姐、麻醉師也是誤會,甚至空服員和機長都是假的。然而,大家不敢辜負別人的期待,硬著頭皮把事情做完。

我們對別人身分的認識,其實常包含著期待,如果我們有錯誤的認知,就會造成錯誤的決定。因此,耶穌藉著和門徒相聚的機會,想確認一下門徒跟隨祂,是否只是誤會一場?耶穌問門徒說:「一般人說人子是誰?」(馬太福音16章13節b)這時門徒回答各種神奇的答案,但看得出來,當時人們對耶穌的身分並不了解。不過,耶穌更在意的是門徒的答案,所以繼續問:「那麼,你們說我是誰?」沒想到彼得馬上說:「祢是基督,是永生上帝的兒子。」(16節)這個標準答案,也得到耶穌大大的讚賞。

然而,故事突然來一個急轉彎。當耶穌讚賞完彼得,開始說明自己的身分與任務,不久自己將「遭受許多苦難,並且被殺害,第三天將復活」時,彼得突然嚴厲阻止耶穌。耶穌也嚴厲的指責彼得說:「撒但,走開!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想法,而是人的想法。」(23節)可見彼得對耶穌的認識並不完全,他並不了解基督這個身分的意義,而想做出破壞上帝旨意的決定。雖然彼得對耶穌的了解越來越深,甚至講出正確答案,但是他依然有許多改進的空間。

丹麥神學家齊克果曾多次在文章提到:「我們在上帝面前會發現,我們永遠是站在錯誤的一端。」他說明,人對上帝的認識永遠是不足的,微小的人類面對無限的上帝時,顯得一無所知;尤其當我們誤以為自己已經清楚知道的時候,其實正是最無知的時候。

信仰應該是謙卑、無止盡地追求。就如《神學大全》作者多瑪斯‧阿奎納,即使寫下這麼完整的神學論述,讓人感覺他對上帝了解透徹,但他晚年仍持續靈修、謙卑追求上帝,並且說:「我這輩子的著作,不如在上帝面前禱告20分鐘。」



默想:

我認為自己對信仰真理的了解有多少?我願意謙卑修正錯誤,繼續學習嗎?

祈禱:

上帝啊,求祢賜我謙卑、受教的心,願意時時用祢的話語修正我的腳步。奉主的名求,阿們。



《新眼光讀經》材料由台灣教會公報社提供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Miyochou

求祢賜我謙卑、受教的心,願意時時用祢的話語修正我的腳步。

發言日期:2020/03/27

小小羊兒

微小的人類面對無限的上帝時,顯得一無所知;尤其當我們誤以為自己已經清楚知道的時候,其實正是最無知的時候。

多瑪斯‧阿奎納,即使寫下這麼完整的神學論述,讓人感覺他對上帝了解透徹,但他晚年仍持續靈修、謙卑追求上帝,並且說:「我這輩子的著作,不如在上帝面前禱告20分鐘。」

這激勵了我


發言日期:2020/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