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六宗教領袖從信仰看財富

第31屆宗教領袖交流會

2009年12月08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由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主辦的第卅一屆宗教領袖交流會於十二月五日假天主教聖猶達堂進行,參與的宗教領袖分別來自基督教、天主教、佛教、伊斯蘭教、孔教及道教。近年,世界正面對經濟不景的困難,但大會主持周景勳神父認為這正是讓人反思的時機──到底甚麼才是繁榮呢?故大會今年特意定下「從宗教信仰看財富與人生」的主題,吸引了五十多人參與。

視富貴如浮雲

  會上,各領袖簡單闡述所屬宗教的財富觀,建道神學院教援郭鴻標博士先以舊約說明前人對財富的態度,「以色列人有這樣的一個規矩:收割時不可『盡淨』,因為背後有孤兒寡婦拾那割剩的榖麥為生。神要以色列人紀念在埃及、曠野時曾歷饑荒,他們需要關顧貧窮人。先知書則是發出警告的,不義之財不可貪,必須要公平貿易。智慧書的作者教導要視富貴如浮雲,箴言廿三4-5提到:不要勞碌求富,休仗自己的聰明,你豈要定睛在虛無的錢財上麼,因錢財必長翅膀,如鷹向天飛去。」郭鴻標比喻錢為數字,在金融海嘯中,突然飛走了,很多錢根本用不到。他續說:「新約則比喻人是上帝財富的管家,離世時不能帶走財富。」他又提到教會的歷史,「我好欣賞從前修士的生活,他們刻苦,不重名利富貴,過著簡樸生活來照顧當時有需要的人。很多貧苦人、傳染病者因為他們的照顧而認同他們的信仰。」最後,他反思從前他們能藉讀書來脫貧,但在貧富懸殊的當下出現了一代比一代貧窮,這是不公道的,「今日的人脫貧的機會有多大呢?我們為自己富足生活感恩的同時,亦要成為別人的幫助。」

心中富有

  西方寺監院寬運法師說:「從前,印度有一個僧侶在路上發現了一袋錢,佛祖提醒他那是毒蛇,他因而沒有據為己有。在他後面來了一個窮人,他發現這袋錢後立即拾起,高興地腦來建房子、買東西等。他朋友卻告官,官把他抓住了,認為錢不是窮人的。窮人堅稱錢是他捨遺而得,不是偷來的,但印度法例是地上所有的錢都屬於政府的,官便沒收了他的財富,並把他斬首。他還未享受財富就命都掉了。」他認為世人都總是貪財的,正像牧師所言,人是托管而已,因為肉身並非永遠的。佛家認為錢財並非人所有,而是五家(水、火、賊、官、惡子) 所有的,很多時財富都會為這五家所分。因此,佛家以七聖財來教導人管理錢財,即信、戒、慚、愧、聞、施、慧七法,簡單來說是要合理地得財、憧得分享的大智慧。寬運法師認為『心中富有』,讓別人看到這份富有才是最重要的。」

財富用來造福人類

  伊斯蘭教與基督教的財富觀有點相似,認為人只是替阿拉(Allah)托管財富,但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強調,不是信徒自己喜歡不喜歡,而是當他選擇這個信仰後,就必須盡責,包括課捐(Zakat)、施捨(Sadag)。「伊斯蘭教鼓勵創造財富,但古蘭經規定穆斯林每年必須於全副家產之2.5%課捐,法律規定這是屬於窮人的,若不課捐便是霸佔了窮人的財產,相當嚴格。穆罕默德臨終前亦沒有留下任何財富,他睡覺的地方甚至比不上一般人的基本生活,所以不會有香港爭產的情況發生。在課捐以外,若有能力應盡可能施捨。伊斯蘭教認為財富是用來造福人類的,不應盡情滿足自己的慾望。」最後,他提醒穆罕默德的教訓是富有時需要感恩,貧窮時需要忍耐和坦然面對,因為生活仍可以是美好的。
  

懂得如何捨棄

  道教則視財富和人生是一個整體,不能分割的,因為道法自然。香港道教聯合會學務部主任湯偉俠博士說:「道教提倡多元共存,美好人生和富有兩者其實沒有衡突,最重要是懂得如何運用金錢生活。」《道德經》第十六章提到:「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所以,道教提出了錢的三個根相。湯偉俠說:「首先,錢對貧窮人來說是『命根』,無就不能存活,但有又是否懂得用呢?懂運用就是『福根』,不懂則是『禍根』。」此外,《道德經》第九章又提到:「持而盈之,不如其之;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疚。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他解釋,道祖教導人要功成身退,要留有精神活動的空間,精神才能擴闊,否則就會受困於物慾。」他引用《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的教誨說:「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只要人能知足、知止,就已是快樂神仙。」所謂知足是懂得如何捨棄,湯偉俠以清除家中的雜物作為比喻,要騰空精神空間才能有新知識。

用心感受人的心跳


陳秀嫻(中)、胡國賢(右)

  代表天主教的樹仁大學社工系系主任陳秀嫻博士,曾經於明愛機構工作三十多年,她的推動力來自一些影響深遠的經驗。「當我讀社工時需修歷史,我認識到聖雲先的生平,他是十八世紀的聖人,被稱作『貧窮者的僕人』,全心全意照顧有需要的社群,因他認為他們有同一的父親。早期教會歷史上亦記載了St. Lawrence(聖羅蘭士)的事跡,當時,他受到皇帝迫害,需交出教會的財富,他就指著教堂門口的一群窮人說:『這就是教會的財富,因為他明白窮人是教會在天上的寶藏。』」此外,公元三一七至三九七年的法國都爾的主教聖馬爾定曾經把身上的外衣割開與路上的乞丐分享,後來耶穌向他啟示,身上正穿著他的那片破衣。陳秀嫻認為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用眼細看,用心感受人的心跳,才能品嚐到天主的創造和計劃的美妙。最後,她提到五餅二魚的故事深深感動她面對工作的困難時亦要勇於向前,她的財富觀正是先求天主的國。

生財要以人為本

  最後,由於孔教代表湯恩佳博士因要事未能出席,由孔教學院何郭佩珍中學校長胡國賢代替簡述他的講章。他說:「孔子其中兩位弟子對待財富相當特別:子貫大概是第一位儒商,善於生財;顏回則非常之窮,但仍能自得其樂。儒家認為正當得到財富是無可厚非的,但否定不義之財。生財要以人為本,因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需考慮員工,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財富應以公眾的服務為大前提,行政需是人可以接受的,盡力做到雙贏場面。像伊斯蘭教的課捐精神,要回報社會。」此外,胡國賢笑說孔子或許是第一個提出可持續發展的環保先鋒,「儒家視人為天地萬物的一體,重視所有生命,不能為了賺錢而不斷破壞其他生命。」儒家認為面對財富、與人交往時必須遵行「義、誠、和」之道。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