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土詩歌的吶喊與呼喚 謝鴻文談創作曲被吟唱
2025年06月29日
【邱國榮採訪報導】6月15日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160週年感恩禮拜的鳳山體育場現場,數千名會眾齊聲唱出台語聖詩第519首〈為此塊土地阮誠心祈禱〉,現場畫面震撼而動人。這首詩歌原創詞曲來自於磐石樂團團長謝鴻文牧師,原題為〈願〉,是他年輕時在泰﹑緬﹑寮三國領土相銜接的地方「金三角」宣教旅程中,因目睹戰亂與苦難深受震撼後寫下的信仰告白。
謝鴻文在6月27日受訪時回憶,當年於金三角目睹一場自殺式爆炸事件。當地村民在無望中生活,後來因教會差派教師進村辦學,帶來了改變。三個月的服事結束時,村民揮淚道別,他深受感動,在返台旅途中寫下詩歌〈願〉。「我希望台灣也能經歷這樣的改變,從地獄走向天堂。」,他說。
謝鴻文表示,這首詩歌〈願〉被收錄進2009年版《聖詩》後,詞意有所修改。他強調自己雖非長老教會牧師,卻得以該本聖詩的編輯過程,備感榮幸;但最終詞意經過編輯小組修訂後,他也表達遺憾。「原來的版本是我對土地與苦難的吶喊,我唱的時候會哭;經過修改後,就像穿了西裝,雖然也好聽,但不是我最初的心聲。」
謝鴻文補充說明,儘管他尊重詞意的修改,但因519首仍保留他的名字作為詞曲作者,因此他認為該詩歌應保有庶民的語言與情感,不應僅為神學上的精緻化而進行改寫。他表示自己從高雄中會三多長老教會信主受洗,參與諸多長老教會事工,例如三多教會與高雄中會青年事工、TKC(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青年團契)成立50年舉辦「台灣青年宣教大會」 等。他一直視自己為長老教會的孩子,只是後來像流浪兒,但從來沒有離開福音使命。
謝鴻文表示,當這首詩歌在長老教會160週年感恩禮拜中被吟唱,心中滿是感恩與責任。當被問到音樂在台灣教會中承載社會與信仰議題的角色時,他直言,音樂和講道一樣,可以甦醒人心,帶來歸正。他期待未來有更多創作者參與本土詩歌創作,讓教會音樂更能對話社會。「現在的教會還太封閉,音樂應走出教堂,進入社區,和人們的生命對話。」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