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教會與宮廟對談 聚焦青年發展與社會關懷
2024年09月03日
【Dalul台南報導】台南中會東門巴克禮紀念教會於8月30日晚間,在伊莉莎白紀念禮拜堂舉辦「為台灣禱告會」,除了為台灣社會及人民祈禱外,也邀請到永康南灣境聖巡北極殿副總幹事劉家仰分享自身經歷,並由東門教會牧師劉炳熹回應,從教會信仰和宮廟文化的不同角度探討台灣現況及對青年世代發展的擔憂。
今年5月,因應國會濫權爭議,台灣各地自發性發起「青鳥運動」,透過行動回應社會議題。東門教會是台南地區青鳥行動的重要集結地。隨著運動告一段落,教會與青年同工討論後,決定以「為台灣禱告會」的形式延續對台灣的關懷,並邀請各界人士分享,讓會友和民眾從不同角度認識台灣的故事。
劉家仰表示,這是他首次在教會分享自身對宮廟文化的看法,他透過八家將和宋江陣的圖片及影片,闡述其文化內涵。他指出,近年來民眾對宮廟的印象,常停留在逞凶鬥狠、噪音擾民等負面觀感上,但宋江陣和八家將的角色和內涵,其實與這些刻板印象截然不同。
他說明,八家將與宋江陣是台灣陣頭文化的代表,具有保衛村里、捉拿罪犯的功能,其形象也與勇氣、正義和團結等正面價值觀相關。在藝術層面,八家將的臉譜、武器、步伐,都蘊含著角色職責的象徵意義,觀賞者可以輕易辨識。
劉家仰認為,隨著時代變遷和經濟發展,大量金錢和競爭心態湧入宮廟文化,使其發展成現今樣貌。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年輕人,雖然凝聚力強,卻容易憧憬角頭生活,反而失去對自身文化和生長環境的認同,也難以積極參與台灣社會議題。他期盼台灣的宮廟能與教會、天主堂等不同宗教進行良性互動,找到將台灣文化傳承下去的方向。
劉炳熹分享,在台灣現況下,許多孩子會選擇參與宮廟活動,可能是因為出身弱勢,或是從小耳濡目染。他認為,即使信仰不同,重要的是這些孩子能得到良好的照顧和引導,明白自身參與的意義,並找到未來的方向。他也表示,如果這些孩子未來有機會接觸教會,教會也應該學習承擔起照顧和教育的責任,讓每個世代都能持續為台灣社會貢獻心力。
劉炳熹引用馬可福音7章1至23節的經文,指出社會大眾對基督徒的印象,往往只停留在行為規範,甚至認為基督徒虛偽。他認為,這是因為有些基督徒忘記了信仰的本質,只注重形式上的信仰生活,反而忽略周遭的人事物和社會議題,導致年輕人與信仰和教會漸行漸遠。
他強調,教會應該關注群體的發展,而非只在乎自身,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教會,並透過彼此合作,共同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他相信,無論是否為基督徒,在上帝的愛中都是朋友,都是在這塊土地上共同奮鬥的夥伴。藉由一起關心台灣,在乎這塊土地上的大小事,就能為未來創造新的可能性。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