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足跡踏查 汐止社大尋訪淡蘭古道
2024年09月01日
【邱國榮新北市報導】8月31日上午,汐止社區大學舉辦「淡蘭古道汐止中路踏查」活動,吸引90名社區居民及歷史愛好者參與。本次活動旨在讓參與者親身體驗淡蘭古道,並深入了解汐止地區的文化遺產和歷史背景,包含與宣教師馬偕博士及汐止教會發展息息相關的歷史軌跡。
汐止社區大學校長鄭維棕表示,淡蘭古道汐止中路涵蓋整個汐止地區,是昔日淡水河與基隆河一帶的重要交通要道。他解釋,這條古道早在清國時期便已存在,與馬偕在汐止的傳教活動密切相關。馬偕當年乘船從淡水河進入基隆河,沿著淡蘭古道進入汐止,這條古道可說是見證了許多重要的歷史事件。
鄭維棕指出,汐平古道和汐止與平溪交接的菁桐古道,都是淡蘭古道的一部分。汐平古道沿著溪水延伸,連接至菁桐古道,途中經過許多歷史遺址和文化地標,例如建順茶行。建順茶行由當地著名的黃姓家族所建,該家族在汐止地區歷史悠久,對當地經濟和文化發展貢獻良多,例如汐止教會現址的土地,便是於1936年由汐止教會信徒黃建順與其他三人共同購置。
鄭維棕也提到,淡蘭古道不僅是當時的交通要道,也是一條文化走廊。沿途的歷史遺址展現了汐止地區豐富的文化內涵,例如汐止教會、鐵路遺址以及多處清朝時期的鐵道基石和古蹟。這些遺址承載了許多與汐止發展息息相關的故事,讓參與者對當地歷史有更深刻的了解。
這次踏查行程中,參與者參觀了汐止教會正在舉辦的「馬偕特展」。特展導覽員介紹了馬偕的背景及其與汐止教會的歷史淵源。導覽員解釋,馬偕的後代姓「偕」而非「馬」,是因為當時噶瑪蘭地區原住民沒有漢人姓氏,馬偕在傳教過程中,建議當地人選擇漢姓,列出了許多漢字,最後「偕」字成為馬偕後代的姓氏。
馬偕與汐止教會有著深厚的聯繫。馬偕於1872年來到台灣,並於1882年設立了汐止的「水返腳教會」(汐止教會前身)。然而,由於1884年的清法戰爭,當時在南港地區的教堂被摧毀。戰後,馬偕繼續在汐止傳教,並於1890年建立了汐止教會的第一座禮拜堂。
目前的汐止教會經過三次重建,最終於2014年在原址上建造了一座七層樓的建築。教會正面除了「汐止教會」的字樣外,還刻有「馬偕紀念禮拜堂」,以紀念馬偕在北台灣的傳教貢獻。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