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性別研習會 性教育即是品格與愛的教育

2017年05月22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今不當的性與性別議題企圖影響下一代,如何向12歲以下和青春期的孩子教導「性別教育」,已是刻不容緩。由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校園性別教育增能研習會」於5月20日在台北真理堂舉行,並發表與示範新版「校園性別教育」手冊,約百人參加。會中,分別邀請愛盟家庭文教基金會講師兼專案經理陳德智、吳子潔談「校園兩性現況分析」、「性教育怎麼教?」

首場,「要把握孩子還小時對兩性的好奇心,建立正確的性別知識!」陳德智談及現況分析說,根據兒福聯盟2012年青少年兩性態度調查報告指出,72%的國小五、六級和國中七、八年級有被告白的經驗,34%國中生、25%國小生有交過男女朋友,40%從電視偶像劇、32%從網路學習到兩性交友知識。然而,有交往經驗者,當對方對自己有進一步的肢體要求時,52%不會拒絕。

性別平等教育內容需再省思 性教育應涵蓋家庭、生命、情感教育
 
「難道他們不想要拒絕肢體要求嗎?」陳德智指出,其實不是的,儘管知道要拒絕,但其實要知道在孩子的交友中,談戀愛的過程會有潛在的甜蜜壓力,好像拒絕久了不太好,因此,就會慢慢妥協,從牽手、擁抱等一步一步的發展。陳德智說,「校園性別教育手冊」談的不僅是性教育,也是家庭、生命、情感教育。他表示,根據性別平等教育法,學生每學期需上4小時,包含情感教育、性教育及同志教育。而根據家庭教育法,每學期需上4小時,包括了親職、子職、性別、婚姻、失親、倫理等教育。他指出,現今性別平等教育內容是否妥當必須再思考!例如:在校園中播放《青春水漾》教育孩子探索性等影片、教導兒童性自主權。他表示,從原本教導身體界線,勇敢說「不」,到現在可以選擇性說「好」,以及在國小時探索性行為。許德智問,在校園中有必要這麼早教孩子這些生理行為嗎?因此,他認為這是一個必須再慎重檢討的教育課題。

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 性教育是品格教育

「孩子希望從父母那?學習,越小會越希望爸爸媽媽來教導他們生命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接著,吳子潔講師以「性教育怎麼教?」為題表示,關於性教育這件事,必須先知道有「性荷爾蒙」、「媒體刺激」、「同儕壓力」、「社會價值觀」等壓力來源。倘若孩子小的時候,父母避而不談,就失去與孩子建立親密關係的機會,而親密關係就是與孩子「談心」教育的時機。

談到性荷爾蒙,這是青春期必經之路,其中,男女皆有「睪固酮」,吳子潔指出,青春期的女生會些許升高,但青春期的男生會激增25倍。她點出此特徵來強調「所以性教育非常重要!」因為這些生理變化都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及情感!她以總裁腦(前額葉皮質)指出,大腦這部分掌管了專注、記憶、控制衝動、解決困難、情緒控制、自律守規、檢討改善等十多樣的功能,因此不談、不教就非常可惜。

「性教育就是愛的教育,性教育是品格教育。」她說,然而,性的啟蒙始於何時?性教育該始於何時?她指出,依孩子發展階段不同,給予適齡性教育內容,但重要的是男生與女生都需要。「那該如何開始?」她說,創造機會、自然情境、孩子發問時,都可以切入話題。可以告知身體界線的重要性,讓他們省思、分辨就是很好成長的開始。她以全人的性指出,性教育有三元素:「生理、心理、社會」,性教育不單是行為模式,在心理、社會層面皆會影響,因此從小教導品格、生命教育並應用在性教育上,就會知道性衝動是可以因著「忍耐」、「節制」等品格來朝向健康關係發展;另外,愛的三角形中,分別是「熱情(吸引力)、親密(談心)、承諾(婚姻)」,這教導孩子一個性訊息,就是愛情要學習、愛情不傷害。

校園性別教育手冊實際教授 讓青少年敞開心談性教育

會中,陳德智也帶領與會者體驗身為國小12歲準備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示範如何使用「校園性別教育手冊」,內容單元分別談到「健康的人際互動-從朋友開始」、「保護自己、尊重他人」、「小心網路陷阱」、「愛與性的真相」。他說,這樣年齡的孩子對此議題有高度的好奇心,透過此與他們建立關係,傾聽他們的想法,勝過訓誡、指責或只是告知的教育模式。

他假設自己是國小六年級的老師,示範如何在問與答中,讓小六學生敞開心願意舉手表達。不論答案如何,他都會第一時間肯定孩子學習回答的行動,而不是答案的對錯。當教導正確的觀念時,他們會在思考中開始分辨、吸收與了解。

同時,他也搭配PPT與影片作為課程教學輔助,其中一張問到「男生與女生的變化有什麼異同?包括是身體、生理的變化等。」這樣的開放性問答,會使學生產生好奇,並願意在輕鬆、有安全感的環境下回答,其中也能教導「對異性好奇,期待異性友誼是成長過程中的正常現象!」

然而,如何避免被配對、被誤會與異性間的關係?他特別教導「盡量在團隊中互動、不單獨相約、注意身體的接觸界線和距離」,這些都會讓小六學生長知識,也能幫助他們在進入青春期、國中階段可以更了解如何建立健康自然的友誼關係。不論是同性或異性的朋友,建立真誠的人際關係,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校園性別教育增能研習會。劉以琳攝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