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危機中,試煉我們努力將神看為大
2017年05月22日
如何持之以恆每天閱讀聖經?如何在每日在讀經中真正而全面領受神的話語?
漢語聖經協會(後稱漢協)舉辦2017全年讀經計劃,出版《讀經日記》幫助信徒每日讀經,按《讀經日記》的進度,五月讀經已踏入閱讀《以賽亞書》階段。
漢協於6日早上舉辦「從拯救到新造-以賽亞書研讀」夏季讀經講座,並由該會總幹事兼譯經總監郭罕利博士主講,為參加者與讀者在讀經計劃進度中提供另一渠道,認識《以賽亞書》的背景與內容,並對照古今,反思上帝的拯救與新造,對這世代的意義。
關於全年讀經計劃與《讀經日記》
漢協舉辦2017全年讀經計劃,目的是讓基督徒讀者能有紀律、系統及完整地認識新舊約,在一年至三年內通讀聖經一次,從而令自身靈命更紮實成長。故此漢協出版《讀經日記》,日記內記有每日三段不同的讀經範圍(例如五月六日的日記,內容包含了《民數記》、《詩篇》、《以賽亞書》經文撮要),藉撮要來幫助讀者在閲讀經文後,清楚掌握經文含義。
漢協希望藉《讀經日記》,幫助讀者養成讀經習慣:讀者可分早午晚三段時間各讀一章聖經;或先個人讀兩章聖經,再與家人一同讀一章;若一天閲讀三章聖經稍爲吃力,可考慮減至一天一章或兩章,務求一年至三年內均衡通讀聖經一次。
為何要讀《以賽亞書》?
《以賽亞書》被稱為「第五福音」或「舊約的福音」,亦有言為「福音以前的福音」、「舊約的羅馬書」,這些形容除因新約四福音書與《羅馬書》都引用《以賽亞書》外,不論對「神的救恩」或「因信稱義」,大先知以賽亞均全面而詳細地預示福音。該書寫作語調時而鏗鏘,時而溫柔,兼有警戒和鼓勵安慰的不同信息。
閱讀《以賽亞書》這先知書的本質與焦點,會見到神完全、原本及最終的計劃;其計劃實現的原則是什麼,以及神對創造子民的心意、與神心意違背的事物。
而那些異象,既是以賽亞所見到有關猶大和耶路撒冷,烏西雅、約坦、亞哈斯與希西家作猶大王時發生的一切事。
以賽亞書的時代背景
《以賽亞書》的主線及循環,在於審判與復興交替、信靠與叛逆、君王與僕人、拯救與更新。
所描述年代,是以賽亞所屬的猶大(南國)與以色列(北國)分裂,既受到亞述國攻打威脅,國內又遍地有自己所造的偶像,又與異族結盟;經文內亦指以色列人既不認識神,故亦不知道誰在供養他們,對神的敬拜亦虛有其表。
當中葡萄園之歌是形容神與以色列人的關係:祂悉心栽培以色列,卻收割了苦澀的葡萄,最後神只好使它荒蕪一片。
以賽亞亦預言巴比倫會被瑪代波斯人所敗,被擄的子民將得神的應許回歸故土之餘,亞述與非利士等欺壓過上帝子民的國家,亦會被滅。
當時與今日的對照
「面對現今社會與國際不斷變化的環境,信仰能承托嗎?」
郭罕利引用《你的神太小了》(Your God Is Too Small)一書表示,時代的動盪會衝擊人的信仰,當成年人面對現今複雜多變的社會,若單靠兒時所信所知的,長大後很容易否定自身經歷,或擔心所接觸的新事物讓信仰顯得幼稚,故信仰如何讓我們能以成年人一般去經歷自身生活?
她指,當國際領袖輪替,國與國之間又為自身或地方利益產生衝突,對比當年以色列、猶大被亞述、巴比倫所威脅,一切都訴諸金錢與軍力,神的子民在時代衝擊下,容易淪為時代的產物。
總結
郭博士最後總結《以賽亞書》所帶出的訊息:在危機當中,能夠測試我們的信仰,到底人所信的上帝有多大?在生命中佔多少分量?是錢財、軍力與聯盟大?還是上帝大?當上帝在信徒生命中失去力量,信徒就會成為時代的產物。
上帝的救贖是一個過程。審判是以嚴厲方式來煉淨,為的是拯救和更新他的子民,反映出他的義。
日記內每日都有三段不同的讀經範圍,三段範圍中另設「進深思考」,幫助讀者深思與掌握經文含義、要旨,亦讓經文信息扣緊自身的基督徒生活。 (攝影/記者洪敬義)
《讀經日記》藉兩段舊約、一段新約的故事主線平行連結,內容彼此印證,讓信徒讀者能紮實地掌握聖經大圖畫,並有均衡的靈糧餵養。 (攝影/記者洪敬義)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