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華傳走過20年 盼更多華人投入跨文化宣教

2016年08月31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華人福音普世差傳會」(簡稱「華傳」)成立至今二十年,已差派多位宣教士前往東南亞、非洲、拉丁美洲、創啟地區、少數民族中宣教。八月廿七日下午在湖光基督教會舉行的「華傳走過20年感恩分享會」中,由宣教士分享「歐亞非以及創啟地區的宣教事工」,會中也介紹所投入的宣教禾場的文化、語言、產物及民族特色等。

今年八月再次接任國際總主任的林安國牧師,同時也是華傳創辦人之一。他接受採訪時表示,因差派許多宣教士前往未得之民的國家,所以屬靈爭戰很大,尤其宣教士個人、家庭、父母都需要被守望禱告。林安國呼籲教會、代禱者能持續為宣教士守望禱告,成為宣教士及機構在福音事工上的後盾。除此之外,他也表示,特別為宣教士有聖靈的能力與權柄,在宣教工場、在前線危險之地,當面對生死的挑戰時,能夠為主打勝仗。

當談到台灣教會在「華傳」中扮演的角色時,林安國盼台灣教會能成為祝福萬民、萬代的器皿。「台灣約有四千間的教會,倘若每間教會可以派出一位宣教士,我們就有4,000位宣教士了。」然而如今卻只有600位宣教士走上前線為主得人。因此他表示,未來的目標與推動就是期盼台灣教會都能成為「宣教的教會」。他也再次呼籲教會、基督徒投入宣教事工的行列,如同保羅有亞居拉和百基拉的配搭,不論是長期委身的宣教士、帶職宣教士、特約宣教士、訪宣體驗、後防支援都能為福音的需要擺上自己。

會中,投入非洲宣教多年的陳偉成牧師以「烏干達的呼聲」為題表示,在烏干達確實沒有乾淨的水源,以及好的宿舍環境,人們平均壽命是48歲,有不少孩子是在15歲就死亡。大部分的人沒有工作機會,雖說烏干達有八成以上是基督徒,但真正重生得救的很少,當地牧師比真信徒還多。他指出,因為在當地可以自封是牧師、自組教會,但真正被培訓的牧者少之又少。因此,他呼籲更多基督徒投入栽培當地牧者的行列。近期發展了「耶穌愛祖林」的七大工程,其中「教牧培訓」就超過300名當地牧者參加。另外,還有「維修大會堂」、「福音遍傳及初信栽培」、「門訓及植堂」、「婦女事工及社區發展」、「青少年事工」、「教育事工」。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