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俞含編譯】美國於9月迎來全國防災月(National Preparedness Month),呼籲眾人實踐「防患未然」的童軍精神,提前做好防災準備。今年8月在威斯康辛州發生的大規模洪災,更讓教會意識到迅速應變的重要性,因為氣候異常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並帶來毀滅性打擊。
由於災害規模龐大,威斯康辛州聯合基督教會(Wisconsin Conference of the UCC)首度增設災難應變協調員。布理潔特‧希爾(Bridget Hill)肩負重任,在洪災發生後迅速調度大會內部各類基金,提供緊急財務援助。隨後,她向美國基督教國際救濟會(Church World Service)申請了將近千組災後清理工具包,與其他組織合作發放給受災戶。威斯康辛州聯合基督教會計劃於9月28日在會內發起工具包製作行動,以迅速補充物資。
除了金援與物資,希爾也關心受災戶的靈性和精神創傷。她認為,透過同理心、肯定和不帶批判的關懷,就能協助倖存者獲得支持與情感聯繫。她聯絡密爾瓦基(Milwaukee)的普利茅斯聯合基督教會(Plymouth UCC),請他們設立接待中心以提供靈性支持。資深牧師特瑞莎‧豪威爾-史密斯(Teresa Howell-Smith)起初感到相當意外,也一度因為教會停車位不足而感到猶豫,然而她深知流離失所的痛苦,再加上聖靈的鼓舞,最後她決定答應請求,履行教會使命。
接待中心開放後湧入許多人潮,也逐漸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教會成員不但能與居民展開對話,更有機會重新審視自身。豪威爾-史密斯深刻體悟到,與其擔心缺乏的事物,不如著重於現有的資源。「當我們在洪水過後敞開大門,教會中發生的一切都超乎預期。這是一道強而有力的提醒,告訴我們永遠要抱持盼望與祝福。」(資料來源:U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