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新聞封面圖

專業中緊握召命

退役白衣曾秀華

2013年04月15日

來源: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部份內容】 推薦: 推薦 31 分享: 分享至 LINE
當社會物質生活愈豐富穩定,年輕人便有愈大的空間去尋覓理想,可考慮更深的職業意義和使命。然而,於一九六七年畢業於那打素護士學校的曾秀華,生於一個物質匱乏、難以隨心所欲選擇前路的年代,而她投身醫護界只為著一個單純又平凡的目的──養家糊口。可是她一做下來便是四十年(1964-2004),由前線護理到管理層,甚至退休以後仍致力於醫護人員的教育工作。總結大半生在醫護界的奉獻,她謙遜地說:「我只是平凡人,只想在平凡的工作中顯出點點不平凡:就是超越自己,享受工作中的成就感。」

今期《時代論壇》專訪由曾秀華跟與大家分享多年來從事醫護工作的心路歷程,以下為部分內容:







曾秀華出身自貧困家庭,為了幫補家計便選擇進入護士學校。「我初入學亦對護士這一行業沒有概念,只是在學習過程當中,從巴治安院長、陳永嫻總護士長等上司身上發掘當中使命感。」在辛苦的學護日子,她曾三度想放棄:「已經盡心照顧還遭病人責備,真的很難受,但在學習中明白,病人是因身體的病而心情不好,他們只是覺得不安或寂寞。」

  在艱苦中學習體諒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她的心也燃起點點使命之火,再於一九六九年赴英進修時決志信主,職業使命結合信仰,令她更為堅定:「信主前我向來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無罪,但做護士令我明白,我也會有脾氣,我也有想做的事卻辦不到的時候。許多時我反而認為是病人教懂我如何照顧人。」


赴英進修時的畢業班合照

  由前線護士慢慢被提拔到管理層的她坦言,她從前只想當護士維生,根本也沒過會被擢升,甚至有機會赴外國進修……

非人壓力

  在林林總總的助人專業(helping profession)中,醫護人員直接影響人的生死,所受的壓力難以想像,若再加上行政事務的繁複,那更是不足為外人道也。「當管理那麼多年來,處理家屬投訴、死因研訊等,既要支持下屬、維護團隊的向心力,又要面對病人家屬的訴求,同時要守住真道不可說謊,需要智慧。」曾秀華感恩這數十年上帝一直有回應她的禱告,讓她度過一個又一個難關。她又說現今的醫護人員比起從前還要面對三大困難……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回到新聞總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