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凱達格蘭秋祭 水火同源見證族語復振成果
2025年11月02日
【邱國榮整理報導】由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主辦、台北市原住民族事務委員會協辦、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承辦的「2025凱達格蘭秋祭暨族語復振五年展」,於11月1日在北投凱達格蘭文化館登場。活動以「水火同源、承先啟後」為主軸,透過工作坊、展覽與祭典儀式,展現凱達格蘭族語復振五年的成果,並向原住民運動前輩致敬。
尋根:凝聚文化共識
本次活動為期一日,吸引眾多散居各地的舊社族人與旅北平埔族人齊聚北投,共同慶祝族語復振的重要里程碑。活動上午由「凱達格蘭尋路工作坊」揭開序幕,邀請熟悉原住民NGO工作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兼任助理教授、長老教會總會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委員蕭世暉帶領族人分組討論。討論聚焦舊社振興與族語復振兩大方向,期盼能凝聚共識、找回凱達格蘭的文化根源。
再現古調與祭儀
下午舉行的「凱達格蘭秋天祭典」由北投社頭目家族長老主祭,以巴賽調古謠〈上帝創造天及地〉及〈淡水各社祭祀歌〉再現古調之聲。祭典中的取火儀式,以磺火石(電石)製造出「水火同源」的異象,象徵北投社、金包里社、大雞籠社與毛少翁社先人守護硫磺的歷史傳承。壓軸的「秋季會飲」活動,則以「北投社風味餐」款待來賓,祭品以烤鴨取代傳統烤豬,呼應舊社不食雞的文化習俗,餐點融合在地食材與族人喜愛菜餚,展現北投社的飲食特色與文化延續。
復振:語言的奇蹟
「凱達格蘭族語復振五年展」開幕式,展示了族語復振過程中的學習與創作成果。創作團體「迷霧森林」以三件式展板形式,致敬原住民族日的海報設計,內容融入凱達格蘭織紋與語言復振歷程,象徵原運精神的傳承。主辦單位表示,若無原住民運動前輩的奮鬥,就不會有今日平埔族群文化復振的成果。
主辦單位指出,族語復振五年展是凱達格蘭語復興的重要階段,展現族人自編教材、自主教學的初步成果。未來仍需持續努力,朝語言生活化、世代傳承的目標邁進。台灣平埔原住民協會期盼,凱達格蘭語能如西拉雅語般從沉寂中復甦,成為台灣第二個重生的南島語言,見證島嶼文化的再生與民主化的奇蹟。協會並感謝日本東京外國語大學與中研院教授李壬癸的學術支援,以及原民會與北市原民會的經費與行政協助。
| 網友回應 |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