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服事20年 信望愛籲找回宅世代使命感
2012年11月20日
廿年前,從台灣有了網際網路開始,信望愛資訊網站就成為基督徒互動交通聯絡感情的管道。網站設立至今,陪伴許多基督徒經歷從沒有網路到現今的宅世代,透過網站中的資源共享,提供人們與福音對話的平台,讓非基督徒可以從網站來認識基督信仰。
進入人群實際交流建立關係
信望愛資訊中心執行長陳鳳翔提到,電腦科技從過去一開始的PC、筆記型電腦,到現在的智慧型手機,各式各樣的新興網路工具不斷推陳出新。但即便網路科技如此發達,人類仍無法純粹只用網路作為通訊的方式,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透過實際交流與互動來建立人際關係。
過去的「宅」泛指一些花很多時間在電腦網路的族群,隨著現今網路科技使用的氾濫,宅世代也逐漸成為這世代沉迷網路和虛擬世界的代名詞。
陳鳳翔提到,原本網路科技的開發和設計的用意都是好的,但若過度沉迷或成癮,只會讓我們成為這些網路科技的奴僕,被奴役而失去自由。人類是上帝的創造,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必須在關係中建立,對於這些沉迷網路電玩的宅世代來說,他們只是想從虛擬世界中找尋認同和成就感,但是實際上這些仍然無法滿足他們現實生活中的需要。
她提到,現今世代的青少年因過度被保護而缺乏使命感,但人類被造的目的就是要完成上帝賦予我們的使命。因此,教會應該多提供機會,讓這些宅世代的青少年透過參與教會的服事,讓他們從困難中學習成長,並找回上帝賦予他們生命中的使命感。當他們完成服事之後的成就感,會比他們在網路群體中所獲得的來的更踏實,更深刻。
陳鳳翔過去在崑山科大和成大的團契中,曾與一群喜愛電玩遊戲的學生們互動過,發現他們會想沉迷在遊戲虛擬世界中,其實是渴望在虛擬的群體關係中被支持並找尋認同感。她建議學校或教會可以透過舉辦一些團體性的活動,帶領這些宅世代青年進入人群,透過人與人之間真實的關係和互動,幫助他們逐漸回到現實,走出虛擬世界的轄制。
她提醒家長們,應多留意孩子使用電腦網路的情形,可以藉由參與戶外活動和文字閱讀來取代網路多媒體的使用,避免孩子接觸過多的媒體聲光刺激,以免過度沉迷於網路世界。
傳道人善加運用網路傳福音
陳鳳翔認為,福音的本質永不改變,但為了配合大多數人們的需要,教會傳福音的方式也必須跟著時代不斷的更新。過去有些教會牧師使用社群網路等工具去關心年輕的族群,卻硬生生被扣上「宅牧師」的名號,事實上他們只是透過新興網路的管道來傳遞福音。有些青年牧者傳道,過於使用社群網路去關懷青年事工,卻忽略教會中較年長的族群;相反的,有些較年長的牧者傳道,不願學習使用網路科技,因而失去許多與年輕人傳福音的機會。
她建議教會牧者傳道應善加運用網路科技來傳福音或成為福音事工連結的工具。不管是網路科技的使用或是實際的探訪與關懷,為了福音的需要,牧者與會友之間的溝通管道應該要更全方位。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