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父家裡口糧有餘
2012年03月22日
「揚名基督教會」在二○一一年最後一天,舉辦成立五週年感恩聚會,位於桃園市三民路的小教會,邀請菲律賓青年使命團用詩歌、歌舞、戲劇,以「回家」為主題演出,並邀請高齡八十多歲的邵遵瀾牧師,分享「我父家裡口糧有餘」的信息。
除此之外,還邀請了桃園區教會牧者和機構同工,把整個教會擠得水洩不通。牧者龔建誠為人圓融,服事也很多元性,除了牧養教會外,也進行桃園大園工業區外勞的關懷,帶領永光化工、中華化工等工廠的查經班、團契,並主導桃園敏盛醫院基督教關懷中心的服事,大廈社區關懷事工,以及定期在大陸地區舉辦夏令營等,難怪有人說他所牧養的是超過千人的「無牆的教會」。
揚名基督教會
來自菲律賓的龔建誠牧師,會在桃園牧養教會,是因為神學院老師邵遵瀾牧師的邀請。二○○二年在道生神學院畢業後,他先到台灣基層福音差傳會所屬的「高雄生命樹國際教會」配搭,並參與高雄楠梓加工區菲律賓外勞、外配、社區關懷工作,二○○六年加入邵牧師主持的「東島使命團」,秉持著基督「信望愛」的核心精神全心奉獻心力。
原本在福州建立愛加倍國際語言中心,因為恩師的邀請,協助沒有牧者的『陽明教會』。後來教會同工陸續搬家離開,教會等於從零開始,在現有同工建議下,教會重新拓植,並更名為「揚名基督教會」。
龔牧師「見證」精彩
龔建誠的經歷「從拆船到差傳」、「從船道到傳道」,生命見證十分精彩。他出生於菲律賓,小時候隨父母回中國大陸,卻因情勢丕變無法離境,直到十六歲那年,才隨著菲籍母親到香港,後隻身輾轉回到菲律賓外婆家。
原先他一心只想賺錢、出人頭地;沒想到剛在外婆開的皮鞋店幫忙,卻因一場火災之後結束;後來又到阿姨家做電工,因一個煉鋼廠的老闆要找一個幫忙收購廢鐵的人,龔建誠毛遂自薦成功,就此展開他人生的新頁——拆船事業。
在事業顛峰之際,因為投資生意失敗,損失很多金錢,幾乎讓他們失去一切的產業,妻子鄭禾乃想帶領幾乎喪志的龔建誠信主,自己先從原本說英文的教會轉到華語基督教會,這一轉變不僅使他信了耶穌,也讓他走上奉獻傳道的道路。當時,他看到人的聰明智慧和能幹是靠不住的,上帝要挪走時,連人的生命氣息,自己都無法掌握,應當將一生投資在神國永恆的事業。
清楚自己對上帝的委身,他按著聖靈的感動去向債主道歉請他容許慢慢還錢,他主動面對的態度感動債主,主動將所有欠債一筆勾銷,兩人並成為更加要好的朋友,連原本受僱於拆船工廠的工人,也主動說,所欠的工資可以慢慢分次還給他們,這批工人後來也陸續信主。他因為到上帝面前來,所有的問題一一解決,讓他更加經歷上帝是可靠的上帝,願意終生為主而活。
鄭禾乃「犧牲」跟隨
鄭禾乃師母原是菲律賓大工廠的主管,為了支持牧師的宣教異象,放下高薪高職位的工作,帶領五個孩子跟隨丈夫到桃園來開拓教會。為了讓孩子們適應在台灣的生活方式,她辭退家中的佣人,變賣一切,到一個即將關門的小教會,教會當時連牧師館的房租也付不出來,因為教會存款僅有五百多元台幣。
剛來台灣她不會說中文,也不懂台灣文化,她說:「我成了口不能開的啞巴、眼不能看的瞎子,五年多來感謝聖靈充滿,讓我開得了口…」剛開始她的服事僅能禱告,夫婦每天都要同心跪下禱告,並研讀聖經,要更明白上帝的心意。
她一直無怨無悔的在丈夫旁邊支持、鼓勵、陪伴他。她是他生命中影響致深的人,她協助牧師各樣的事工,並營造教會「大家庭」溫馨氛圍,使用神的話語幫助會友,組合不同年齡、階層、族群的家庭聚會,將每個小組建構成為另一個溫馨的家,在愛裡相互扶持,享受家的美妙滋味。
她說:「五年來,我們以家為組織、以家為主題、以家為行動、以家為訴求,我們不敢說有多少成就,但知道是上帝差派我們的使命,我們就越作越喜樂。」
神的家「口糧」有餘
龔牧師伉儷是主動做事情的人,兩個人都曾經當過主管和老闆的人,不會等別人來要求,看到哪裡有需要,就會主動去關懷人幫助人。
他們積極和殷勤,也造就教會成為一間肯『給』的教會。教會從沒有存款,到現在滿有恩典,每逢有宣教機構來募款,當週的奉獻都超過萬元。牧師說他教導會友,盼望他們都願意奉獻,是個肯『給』的人。他還說:「傳道人也應該是知恩、感恩、報恩的人」,他期待尋找教會的接棒人,讓自己可以往前走,繼續為主建造更多的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