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文思慧:從香港開始阻止核電

「核電、經濟與信仰」研討會

2011年04月20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由多個基督教團體合辦「核電、經濟與信仰」研討會已於四月十五日晚上假九龍佑寧堂舉辦,邀得基督徒環保關注組代表馮思聰、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香港浸會大學宗哲系高級講師陳士齊主講,《綠黨報》執行編輯文思慧回應。講員強調經濟發展和核能並無必然關係,各國著力發展核能背後可能有軍事考慮;又說明切爾諾貝爾核電廠對附近地區的影響深遠,因此鼓勵市民關注各國使用核電的情況,並由香港開始阻止香港和中國使用核電,在還有可能阻止事件之前行動。

不是有電就能推動經濟發展

古偉牧分享他在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附近地區的所見所聞。他所探訪的鄉村和城市在切爾諾貝爾核電廠附近,「已經接近廿五年無人居住」。那些地區現在「甚麼都沒有,只有輻射」,若居民遇到任何不適,「第一件事就是檢查輻射」,他憶述參觀時身上只有三百多貝可的輻射量,當時另一居民則有萬多貝可,「但這居民的輻射量對他們來說是低於標準的。」

他又分析經濟和電力需求沒有必然關係。他引述政府數據,指出「不是有電就能推動經濟發展,正如廣東缺電但經濟發展比香港快」;反而是因為商用電量增加以致政府要加大核能發電的比例以減少燃煤。

令人懷疑背後有軍事陰謀

陳士齊指出全球暖化之所以無可避免,是因為在以煤、天然氣等發電的過程中,燃燒而釋放出的能量出現於大氣層包圍的地球,能量增加就導致氣溫上升。不過不一定要以核能取代燃煤;「只要有錢,就能令太陽能發電變得可行」,但問題在於沒有政府願意系統地投資。他指出只要政府願意強勢干預,加快產品周期,「只要十至二十年太陽能價格就會下降」。核能是「所有能源中最恐怖的」,而現時各國選擇以核能發電,背後有軍事的考慮,「所有燃料棒在燃燒過程中會產生鈈原素,而鈈原素就是製造原子彈的重要成份。」

他又回應近期討論的數個焦點,包括:

一、核電雖然是乾淨的能源,但卻是致命的,一般輻射物質要上萬年才會衰變,所以切爾諾貝爾附近永遠無法居住。

二、當福島泄漏核輻射事故發生,「政府可以說是無能為力,因為輻射太強而無人能接近核電廠,換言之這完全無法停止。」

三、在廣島和長崎爆發的是急性爆發原子彈,因此不久之後人可以再次遷入居住;但切爾諾貝爾和福島事故則屬慢性爆發,「在慢慢爆發的過程中會出現濃度極高的輻射,而每個核電廠都有這樣的風險」。

四、切爾諾貝爾事故後全球仍未制定具體處理守則去處理不同程度的泄漏,「例如現時日本的情況,在一個月前就應該『封棺』,但政府在一個月後也無動於衷,自然令人想到背後有否軍事陰謀。」

五、各國政府均傾向「壓低癌症的死亡數字」,並將核電的影響淡化,因此必須結集人民力量阻止政府使用核電。

核電廠日常運作亦造成傷害

馮思聰認為無論舊約、新約聖經都強調人與自己、大自然、別人的關係,但核能的出現破壞了這些關係。他指出核能是非再生能源,會使人與他手所作的工疏離,特別在社會分工下,「就失去了身份的體認」;加上非再生能源可以不受制於大自然,傷害人和自然的關係。核能在非再生能源中所需的資本最大,只能製造很少的就業機會,人無法享受手所作的工,人的身份又被資本主義者操縱。他總結時強調可再生能源接近聖經模式,是「尊重自己、大自然、別人的供電系統」,唯有這樣才能回到上帝創造的目的。

文思慧在回應時表示,一般對於核能發電的討論聚焦於「有意外就很危險」,但其平日的運作都會造成傷害,例如核廢料的處理、發電前期開採鈾原素等耗用人力和資金等,但「我們很容易將核電的問題正常化」。她認為現時對核能運用的認識「好像是專家的知識」,可是「專家是為政府服務的,而專業和專業之間互不干涉」,因此她鼓勵民間表達聲音,「既然我們都知道核電可怕,就應該積極阻止。國內的人就算不滿政府興建核電廠也不能發聲,我們在香港更應為他們表達意見,就從香港開始反思並阻止使用核電。」

是次研討會由橄欖山、方濟之家、九龍佑寧堂、香港基督徒學會、回歸基督精神同盟、基督徒環保關注組合辦。逾三十人出席。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