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余振雄:青少年牧養建基互相學習

活在下一次社運前

2010年10月01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源遠流長的「青少年」討論,半年來在教內外以「八十後」為焦點,再次議論紛紛。在九月廿四日晚上假旺角基道書樓舉行的「活在下一次社會運動之二」講座中,深井靈光堂余振雄分析教內討論「八十後」之風,主旨大概圍繞「一蟹不如一蟹」的論調。余振雄批評這種討論其實沒太大功效,反而為青少年帶來更多管制,更少空間。聚會另一講者為基督徒學生運動團牧吳國偉宣教師,有十多人出席。

余振雄指出牧養青少年和青少年牧養,分別在於向青少年單向灌輸,還是互相學習的關係。他提起跟八十後社運青年的學習經歷:「從前教會年青人在教會『磨爛蓆』(不厭其煩的長時間處理一件事)的生活,很像不經意的消失,但在社會運動就出現了。八十後社運青年開會,不會突然有『大佬』(權威)跑出來一錘定音,而是每種意見都不辭勞苦地認真討論,絕不罷休。」

余振雄認為若要認真談「青少年問題」,教內不應每一次社會關注青少年時,也重新關注一次,而是問自己一直以來由關年青人的討論是甚麼?是如何談出來的?他形容自己最近出版的書籍《靈光乍現》就是一次習作,把教會在深井的建立,結合深井由工廠、寮屋再出現地產的社區史,敘述信仰故事:「問題需要走進歷史脈絡去問,才能產生切合社會情況的意義。」

上帝使命和教會使命

至於青年的討論,吳國偉指已故的楊牧谷牧師有很獨到的評論:「他在作品《還看下一代》中,早已先於呂大樂的『四代人』批評戰後嬰兒潮一代,認為他們『悶』,很庸碌,眼中只有錢。論中國傳統忠信孝悌,戰後嬰兒潮一代無一做到;論西方自由民主價值,他們也毫不在乎。」他指楊牧谷作為老牧者,不單認為不是「一蟹不如一蟹」,反而認為世代交替如煲湯,愈近末世,「湯」也愈「靚」。

吳國偉從基本出發,整理使命和教會概念,探討教會和社會的距離:「大公教會有關使命的理解,分為『教會使命』和『上帝使命』。『教會使命』是以教會為本位,由話語出發,去找尋使命;『上帝使命』則是走在各場景中經歷,在那裡整理信仰和經驗,找尋上帝的使命。」他引用郭乃弘牧師的說法,指教會就是使命,不是一班人更不是建築物。因此吳國偉認為使命和教會也是動態的,而不是一群人可以牢牢掌握、一成不變的固態。

吳國偉亦認為香港的神學界過分著重遠大的面向,先忽略掌握當下人的經驗、感覺,更不能回應這些。他指出純粹由定義出發的信仰,一時陳義過高,實踐過來難免表裡不一。有參與者問新高中通識主張多角度思考會否挑戰教會,吳國偉認為教會若接納由下而上的經驗式信仰建立,年青人在通識的學習成果剛好是驅使教會開放的希望。

教會的社會意識薄弱

不少參與者回應有關教會社會參與和世代問題。有中年參與者覺得教會的社會意識比數十年前更薄弱,例如〈動力信望愛〉已成為最後一首有社會意識的詩歌。另一位年齡相約的參與者不同意,指這詩歌常給人印象是最後一首,其實根本有新的社會關懷詩歌,例如早前在網絡廣傳、反對政治特權的〈議席不保留〉。他質問教內社關領袖的社會運動記憶,是否只停留在八九民運,對之後的新事物沒有產生感覺。

關於教會的時代意識,參與者有不少經驗分享。有教會長大的青年參與者認為,牧者需要跟時代進步,例如不應只看傾向保守的大眾媒體。也有從事社工的參與者指出,曾遇見講員的社會知識貧乏,無的放矢。更有參與者講述自己的教會認為閱讀無助教會增長,便關閉圖書館。吳國偉認為,不少牧者中學畢業便進神學院,畢業後便開始牧會,因此他們的困難在於沒有機會在開放的環境學習。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