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轉型中的關鍵作用
2010年07月29日
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及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校牧室,已於七月廿六日合辦「在中國社會轉型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城市新興教會」公開講座,由中國大陸基督徒作家余杰主講,中文大學崇基神學院教授邢福增主持。余杰談到內地逐漸公開化的城市新興教會的現況、這些教會公開化的三個階段、韓國教會對這些教會的影響等等。講座約三十多人參與。
愈開放愈安全
余杰先弄清大眾對「新興教會」的觀念:「所謂城市新興教會乃近十年出現的,是逐漸公開化的教會。」他指新興教會並非突然出現的新生產物,背後承載了一九四九年以來出現家庭教會的傳統,逐漸蛻變,成了全球宣教系統、普世教會系統的一部分。
「像我在北京的教會,便以開放的心態與海外信徒接觸:香港、台灣、美國等。很多人對家庭教會的想像停留了十年,當外來者探訪我們時,常擔心我們會否有壞結果。他們的想法出於愛心,但對現況沒有深入把握。」他指出現在的新興教會於內地頗為積極地公開化,改變「地下教會」的運作模式:「愈開放,反而愈安全。」
溫洲教會和北京教會是內地兩個重要的基督教系統,前者有濃厚的商業傳統,余杰笑指像「猶大民族」,後者則主要受城市知識分子歡迎。「但基督教信仰於溫洲未能貫徹於經濟活動,資源不夠牧養北京新興教會。韓國教會近二十年於國內宣教,與新興教會的出現關係更密切。」余杰指,韓國的長老教會系統對中國影響很大。
公開化的三個階段
余杰把新興教會的公開化分成三階段:
首先,基督徒身分無論是個人,還是教會,都逐漸公開化。自從有了新興媒體,很多家庭教會都設立網絡,公開牧師名字、電話、教會地址等。「我認識一所教會一年來由五十人增至一百五十人,接近一百人是因為網絡到教會的。」傳統媒體絕不能宣揚教會。「最近,電台播放一個財富節目,十八個基督徒企業家敢於說出自己的身分。」
第二階段乃基督徒參與公開事務。○八年汶川大地震,五十萬基督徒以各種方式到災區工作,「我們幾個教會支持一位青年傳道人到當地建立教會,亦有(基督教團體)建學校等。」
第三階段則是剛開始的,乃是教會和基督徒為社會創造新的倫理價值。余杰認為社會上不同範疇都有傑出的基督徒,卻未有發揮出基督價值。中國國力日盛,余杰認為如果社會轉型缺乏正面價值和精神支持是很危險的,「教會很多時專注於現實的問題,如要登記、建堂等,這些都重要,但更需要有願景。」
余杰又提到國內的問題,如劉曉波被捕,關於民族自由、人民權力等都是國內基督徒需要面對的,需要以信仰價值影響社會,捍衛公義。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