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晚婚者的學習 放下偏見 讓神做婚姻主宰

記者盧明正台北報導

2010年07月12日

基督教論壇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晚婚在品質上雖然較為穩固,但一定要有神的介入,並成為榮耀神的使命。」台灣真愛家庭協會執行長劉克明牧師如此說。

  劉克明表示,晚婚者通常較具社會地位及經濟基礎,在先「立業」後「成家」的情況下,如何撇除根深蒂固的自我與偏見,並不被工作牽絆,讓神作為婚姻的主宰者,這才是晚婚者需要學習的課題。

  多一點感性與溝通

  「不要使『忙碌』成為婚姻的殺手」劉克明說,晚婚者多半是雙薪家庭,甚至在職場上已有相當的社經地位,雖然人格相對成熟下,夫妻都能作「知性的溝通」,但「感性的溝通」及相處陪伴,往往比較缺乏。所以,晚婚者必須花更多的時間,彼此學習信任與容忍度,接納對方不同的看法,不要有太多自我的想法。

  劉克明說,婚姻是有「動態變化」的過程,無論早婚、適婚及晚婚者都面臨相同的問題。其實,晚婚者雖有成熟的人格條件及經濟基礎,但婚姻的負面效應「威力強大」,只是不容易爆發出來。

  他表示,晚婚者最大的壓力就是心情的感受。當事業正在發展的時期,經常在生小孩與否及生育問題打轉,並在工作與家庭之間,成為兩難的抉擇。此時當事者的情緒起伏很大,易產生負面的想法,並落入自怨自艾的景況。

  晚婚者要多一點愛

  長期作婚姻輔導的劉克明說,聖經中的「八福」虛心、哀慟、溫柔、饑渴慕義、憐恤人、清心、使人和睦及為義受逼迫的人(馬太福音五章3-10節),是婚姻生活中最好的教導,尤其晚婚者年齡較大,需要學習謙卑、饒恕及順服的功課,並在「心意更新而變化」(羅馬書十二章2節)下,督促自己靈命成長。

  他說,家庭是具備「愛、安全感、價值」的地方,缺一不可。但隨著結婚年齡越來越晚,晚婚者要多一點「愛」,學習隨時關心另一半的感受,如此婚姻生活才能夠幸福又美滿。

  他指出,社會不斷變遷,過去的「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已不適合現代人的婚姻觀,現代人為了追求社經地位的穩定,不論男女普遍不願意太早結婚;部份經濟及學歷處於弱勢的男性,轉而尋找外籍配偶,這也促使部分女性尋找伴侶更為困難。

  婚姻是討神喜悅的

  他觀察,台灣女性28歲以前是渴慕結婚的戀愛期,到了29-34歲時,面對親友們的「促婚」壓力,演變成心理的尷尬期,但女性過了35歲則為安心期,此時部分女性採取不主動及放棄的心態,晚婚及不婚成為這階段女性的特徵。

  他建議,婚姻是討神喜悅的,任何具備身、心、靈健康的人,「能夠早一點進入婚姻狀況是好的」,合神心意的婚姻也會帶來榮耀。

  (圖╱劉克明牧師說,晚婚者須彼此學習信任與忍耐,並接納對方不同的看法。盧明正攝影)2010.07.10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