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近新住民的故事 「嘉」鄉就是故鄉
2010年06月22日
近百位新住民與服務員齊聚分享在「嘉」鄉的經驗,嫁到台灣九年多的阮菁惠更以一幅手繪稿描述每天如何為融入與適應台灣文化努力。
對於一個遠渡重洋來到台灣的新住民而言,需要適應的不只有文化與飲食。為促進新住民及社會工作者之間的經驗交流,嘉義基督教醫院市居家服務中心十八日上午,在嘉義市婦女暨青少年福利服務中心舉辦「貼近她們的故事新住民-“嘉”鄉經驗交流研討會」,邀請台灣國際家庭互助協會執行長張育華及各地近百位新住民服務工作者出席,分享新住民居住在台灣的這幾年,如何適應並融入「嘉」鄉。
嘉義地區是台灣老人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區,外籍看護、外籍配偶等新住民的人數也逐年增加。為讓這群新住民能盡快融入台灣文化,嘉義基督教醫院於東區成立「同心園」,嘉基市居家服務中心主任林玉琴表示,透過開辦許多課程,如新住民機車考照課程、語言學習班、外籍配偶傳統舞蹈等,幫助新住民盡快融入台灣的社會文化外,各式的休閒活動、技能訓練課程及親職教育活動,都能幫助這些新住民在台灣紮根,讓台灣成為他們第二個故鄉。
會中,從越南嫁到台灣九年多的外籍配偶阮菁惠分享,記得初嫁台灣時,曾經因為有一位阿婆說她嫁來台灣只有生小孩和帶小孩的工作而已,讓她非常的難過而且自卑,她更擔心孩子會因為母親是外配的身分而遭到歧視,以前她走在路上不太敢開口說話,深怕被人知道她是越南人。後來,接受社工的協助,並積極的參與各種培訓課程,她以一幅自己畫的圖畫來描述她每天的生活作息,現在,育有一男一女的她,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能夠自在且自信的在台灣生活。
為了幫助這群離鄉背景的女子在不同文化、語言的環境努力適應並學習台灣文化,十八日上午近百位新住民服務工作者在嘉義市婦青中心分享住在「嘉 」鄉的經驗與心得,並透過短篇話劇的演出,描述出自各國不同文化背景的她們,從生澀且帶有口音的台詞中,可感受出她們學習台灣文化的熱情與適應的成果。
(2010.6.21 國度復興報發佈)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