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李仁傑何志滌談教子之道

愛家爸爸引導孩子走正路

2010年01月27日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推薦本篇新聞 : 31


家庭發展基金、香港浸信會醫院已於一月廿二日假浸會醫院禮堂合辦「愛家爸爸. 引導孩子走正路」講座,由香港電台DJ李仁傑及播道會同福堂主任牧師何志滌分享教養孩子之道,約一百人參與。

李仁傑結婚十五年,育有一個兒子,故特別留意一些親子調查報告。他問在座聽眾與孩子相處的習慣:「多少人每天和孩子溝通多於一小時呢?」他喜見現場很多人舉手示意,但笑言這一小時並不包括管教功課。分享前,他先送上蘇打綠的歌曲〈早點回家〉,並展示他的家庭照。「這首歌說的是我們的父母,其實我們有有多少時間跟父母談話呢?真的很恐怖!我們花很多時間和子女一起,卻把極少時間留給父母,這情況將來也可能出現在你身上。」〈早點回家〉其中一句歌詞是「我們都是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的長相」,李仁傑解釋,所謂「一個人加上另一個人」就是指我們的父母,我們了解父母就能更了解自己,亦能更了解我們的子女。歌詞又有一句說:「日子很長,只要是站在等孩子的窗。」李仁傑說做節目時,曾有老人家說他每星期最盼望的,就是和仔女吃飯的一天。

他憶述五年前試過和父母、外母一家到外地旅行,很開心。結束前他問兒子:「我老了,你會和我去旅行嗎?」兒子答得爽快:「當然會,好像你跟祖父母一樣。」他提醒會眾,自己和父母的關係其實和兒女的關係相當密切。接著,他又分享自己和兒子相處的體會:

第一,要有平等立場溝通。「有一天,我回家後發現一件重要的東西被打破了,我很憤怒的質問兒子是否他打破的,兒子告訴我是鐘點姨姨弄的,我聽後脾氣更大了:還要講大話?那次他哭得很厲害,原來我真的怪錯他了。有些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他認為不能以一種權威的心態和兒女溝通,要更多相信兒女。

第二,要接納兒女。「我們永遠都把他們的缺點放到無限大。其實我們自己也有很多問題,在公司同樣也因做得不好而給老闆罵。」

第三,要尊重兒女,答應他們的必定要做。「我在兒子二年級時答應給他買對『暴走鞋』,但我到前晚才買給他──現在他已五年級了!結果他說:『爸爸,你想過當你買給我時,我已不再喜歡了嗎?』我立即覺得心中有愧。」

第四,要用心和兒女溝通。「很多時我們會裝著聽他們說話,其實腦裡想著其他東西。不行!我們真的要用心聽、鼓勵和讚美他們。大家可能意想不到,我兒子最愛聽我童年的故事,特別關於我和父親的或一些尷尬事情。因為他很想認識現實中的爸爸。」而更重要的是,父母必須保持童真:「我以前最愛和兒子玩『鬥一鬥』,其實就是枕頭戰。他最喜歡我用枕頭緊緊的抱著他。我們必須把握機會,如果錯過了那些時光,以後就無法再玩;他現在已八十多磅,我不能再抱起他了!所以現在就要錫他們多點,因為將來某天他就不會再讓你錫了。」

第五,將感情昇華,跟兒女成為好朋友。

何志滌回應李仁傑提到的親子相聚:「我一星期沒有四天在家吃飯,真的感到很虧欠。我女兒跟我說得最多的就是:「你幾時回家吃飯呢?」身為牧師的何志滌,很多時要待教友下班後才能與他們開會商討事工,所以「準時回家」對他而言非常困難。然而,他在女兒剛出生的頭三年,相當堅持跟女兒相聚的時間,會友甚至誤會他想放棄教會的工作。他認為頭三年是跟女兒建立關係的最要時間,要讓女兒明白和肯定父親的愛,之後才可慢慢減少在家的時間:「但我在女兒長大後,仍堅持開車送女兒回校,從中一到中七都如此,即使只有五分鐘的車程;並會跟她一起吃早餐。」

何志滌也感到父母對他的養育有很深影響:「我爸爸不愛說話,但每年他都會帶我們外出到Jimmys Kitchen吃一餐很好的,這十分不簡單!他們那代人未必懂得用說話表達愛,過去二十年,我每日都必定打電話給媽媽,這是她要求的,但她在電話中並不說話。我和她吃飯,她每次都煮得很豐富,即使只是午餐,她也不多說話,只是不停地說:『吃呀、吃呀。』其實她說『吃呀』就等於說『我愛你』。她很習慣摸著我的手,所以我也很習慣摸著女兒的手。」

何志滌在家排行第三,大哥是醫生,自小已常常「第一」,二哥又是工程師,所以當他投身教會時,媽媽不太高興,因為不知道傳道人為何物。「媽媽雖然心裡不是完全支持,但也不會強求我,父母對我的要求並不高。當我真正當上牧師後,媽媽已信耶穌,並擺了四圍酒席為我慶祝。」他認為以弗所書六章4節對他的養育之道影響很深: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誡命養育他們。「我們不可以管教過嚴,定下他們無法達成的目標,更不可言而無信或情緒失控。」最後,他鼓勵會眾以聖經的訓誨教導兒女,特別是箴言的篇章;這樣,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即使有一時的偏差,長大後也不會偏離正道。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