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牧家有本難唸的經】服事與家庭取得平衡

2022年05月18日

教會公報

推薦本篇新聞 : 0


文圖◎Aka Lubi(Nanpu中會Ua-asik教會牧師)

因為從網路社群看見我所分享的照片與文章,許多朋友常羨慕我的生活,也讚嘆我在教會服事和家庭生活上能夠有很好的平衡。殊不知,私底下的我和大家一樣,也常有滿腹苦水卻無處倒。因為脫下牧師服,我跟所有人都一樣,只是一個立志成為無敵鐵金剛,但又很普通的媽媽。

其實,牧師的家庭和會友的家庭都是一樣的,在生活中同樣會遇到工作時托兒的問題。回憶我剛生老二時,還在都市的大型教會服事,除了每週例定的聚會,週間我也有許多需要進校園的時間,無法把兒子和女兒帶在身邊。幸好,正當我苦惱的時候,有一位牧師娘推薦我一位很棒的教會姊妹,她願意在週間白天擔任保母一職,協助我照顧兩個幼兒。我到現在還是非常感謝這位姊妹,因為她真的是用愛、用信仰、用聖經的話在帶孩子。不過,晚上和週末我就很傷腦筋了,因為保母也有教會服事,而我的先生又長期在外島工作,於是到了週六、日就勢必拜託家人、朋友們來輪流協助。有幾次真的找不到人幫忙,還好有位社青姊妹伸出援手,樂意幫我陪孩子們去上幼兒主日學。甚至當我還忙著教主日學的延伸課程時,她就抱著孩子一起去做第二堂禮拜。

坦白說,那真是一段非常辛苦的歲月,因為在許多個夜晚,我必須一邊陪伴孩子、一邊準備講道篇、教案,還有做那些永遠做不完的家事。印象深刻的是,某天晚上兩歲的大兒子第一次氣喘發作,他慘白著臉連哭都哭不出來。我不好意思打電話給附近的弟兄姊妹,就這樣獨自後面揹一個、前面抱一個,趕快帶他去急診。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忍不住掉下眼淚。但這樣的經驗,也讓我更加能夠體會我的會友們,特別是社青們的心。現在台灣幾乎都是夫妻雙薪的生活,像這樣為了工作因素而「類單親」的家庭模式,比比皆是。教會是否能夠發展出什麼樣的事工,來關心這樣的家庭呢?比如說,從兒童事工延伸出「臨托保母庫」,這些保母或許是主日學老師,或是教會中有育兒經驗的阿公、阿嬤,他們能夠在年輕夫婦遇到臨時事件時,就近協助托育孩子幾個小時;也因為平常在教會就和孩子相處,他們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心和信賴。

現在我所服事的教會位於山區,生活步調比起在都市慢了些,也多了許多可以和孩子們在一起的時間。特別山上的習慣是,大家都帶著孩子來來去去,所以不論去探訪、去開會、跨過幾個山頭去參加各部會的活動,中會裡的PK(牧家孩子)似乎也都很習慣這樣的生活。當然,孩子大了,開始學校的生活時,怎麼拿捏和安排接送,卻又不影響到教會事工,就又是另一門智慧了。孩子就讀的小學校長說:「在部落裡,學校、家庭、教會互相幫補的關係非常重要。」的確如此。

布農族有一個常講的詞叫做tastu lumah,意思是「一家人」,在教會當中,真的很能夠感受到這樣tastu lumah的氛圍。「家人」是很緊密的關係,也就是說喜怒哀樂都同享,包括牧師與信徒、牧師與家庭、家庭與教會的關係,都是緊密連結在一起。這樣會不會有壓力呢?會不會有無法平衡的時候呢?當然會,布農族是一個經常「爆炸」的民族呢!但是一家人就算吵架了,就算互相埋怨、意見不同,可是因為是一家人,我們仍舊要一起坐下來吃飯、一起解決、一起生活。

已故牧師鄂主常對我分享過一句話:「牧會就是生活,你要享受生活。」我一直惦記著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慢慢地,我懂了。要真正把教會的弟兄姊妹們當成主裡的一家人,而非只是把他們當成「牧養的」「工作的」對象。把弟兄姊妹當成牧養對象時,會很有壓力,不論是我們自己或是牧家的成員,一定都要很完美,因為信徒會看。但是當我們真正是一家人時,我不擔心信徒看我的標準會很高,因為牧師的家庭也有和大家一樣的軟弱之處,當牧師困難時,也和信徒一樣都需要耶穌、都需要彼此的協助。

對牧者同工來說,牧師和牧師的家人是要自律的;但對弟兄姊妹們來說,當牧師有做不好的地方時,何妨放下放大鏡,給牧師和他的家庭一點空間呢?請體諒牧師和大家一樣,也有想放鬆的時刻。請真正地,把牧師也當成您的一家人,一起生活吧!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