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東奧啟示錄 疫情帶來破壞性的創新

2021年07月29日

基督教論壇報

推薦本篇新聞 : 0


【記者梁敬彥、曾雪瀅、李容珍、謝宜汝報導】這場「延期卻不取消」的賽事,不單激發東京奧運主辦方的決心與堅毅態度;更看見了人在遇到困境時勇於面對,尋求方法開闢新路,尋找新出路的可能性。

鄭忠信執行長:教會與職場領袖要用新眼光看奧運
亞洲論壇影響力中心暨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鄭忠信,對受疫情浪潮衝擊,最終順利啟動的東奧有所感動與感悟。

他說,大多數人看見的東奧賽事,只是一場四年一度的國際體壇盛事;但東奧的發展,也使人看見人們如何脫困,擺脫世界疫情的糾纏破繭而出。教會與職場領袖也應該要跳脫框架去看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奧運帶給世界的啟示,不只是觀賞奧運比賽勝負而已。

鄭執行長說,他看見的不只是奧運冠軍,更是一份給世界的激勵,在逆境中給人帶來希望與鼓勵。「人們沒有因為疫情打擊而放棄,反而是積極尋找答案,想辦法破繭而出,鼓舞人們能夠克服困境,走向新的未來。」

他也指出,就如東京奧運開幕式,結合藝術、人文、音樂、舞蹈與科技,奧運場上空1824架無人機,漂亮組成奧運標誌與地球的形狀,透過轉播全世界都看見,象徵全球各國同心協力,突破疫情齊聚一堂。在此非常時期,眾人團結一致,更凸顯出這一屆奧運的誕生,實乃不易。同時,也讓世人看見運用現代高科技與藝術結合,所展現的日本藝術創新能力與科技實力,有如昭告天下,日本正迅速進入高科技時代,也表明了全球如今已進入後科技時代。

新科技捲起數位化浪潮
雖說世界因受疫情受到衝擊,但科技躍進卻帶來破壞性創新!新興科技驅動百業轉型,各行各業在數位浪潮下找出路,已經形成一種新趨勢。待疫情結束後,世界就此打回原形嗎?顯然不是。鄭執行長強調,數位科技的發展只會加快人們創新的腳步,沒有圍牆沒有距離變得更國際化,邁向創新轉化的未來世界。

鄭忠信說:「奧運每四年一次,可你知道四年的時間,科技變化有多快嗎?今年使用無人機,下一屆奧運你可以想像的到嗎?」他希望以東奧為例,使全球教會意識到未來的生態已經與新科技無法脫離,因此台灣教會也必須跟上時代腳步,避免被主流趨勢所淘汰。

鄭忠信說,「困境就是要讓人另尋出路,有時候這些路是被逼要走,但邊走就會邊發現,原來前方有一條新路正等著我們!」同時他也說,人類的「創新」很多時候受時間、環境所迫,是逼不得已的;但這份轉化卻應對了時代的需要,一個改變使我們與世代接軌,更讓教會與世界帶下連結,繼而才能走進未來的生態圈。

他希望就這次東奧的啟發,鼓勵台灣教會迎接新想法,擁抱疫情所帶來的嶄新時代的來臨。「剩下半年就進入2022年,教會準備迎接未來的世界了嗎?我們也做了創新轉化了嗎?還是仍在同個地方抱怨哭泣原地不動呢?」鄭執行長提問。他說,現在雖然是危機,但也是最好的機會。最壞的環境,卻也是轉彎超車的時機。

鄭忠信強調,這次疫情固然帶來難以想像的破壞;但更重要是不要灰心,人們要面對眼前的困境,準備迎接新未來新世界。這無疑是一條從未走過的路,台灣教會也從未碰過的新局。然而,他提醒教會需面對時代新浪潮,迎合新時代創新與改革。「那些已經準備好的人,他們的速度將會越來越快;至於沒有預備好的人,則會被拋離得越來越遠。」

他最後也說,這次奧運中有許多勝利者,都是來自苦難環境之中,有從小被棄養的孩子、有國際難民被救助者,最後都拿到東奧金牌獎賞。一場賽事都有輸贏,但都必須面對一關又一關的挑戰,而那些最終歡喜迎接冠軍勝利的人,都是凡事都預備好的人!

佘日新院長:科技一直在 疫情促加速創新
逢甲大學跨領域設計學院院長暨台灣智慧製造創新營運中心主任佘日新老師受訪時提到,「破壞式創新」是由哈佛大學管理大師克雷頓‧克里斯汀生所提出的概念。破壞式創新的精神是所有的技術、產品或是趨勢,都有其生命週期,新冠肺炎的疫情促使人們過去習慣的商業及食衣住行育樂的既有模式,必須與數位匯流結合,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舉例來說,本屆的東京奧運因為防疫的緣故,是奧運史上首度從開幕式到各樣競技比賽都無法開放觀眾進場觀賽,東奧官方就利用科技,首創競賽動態圖標設計,運用在東奧的各運動賽事的比賽場館、電視轉播以及社交平台上,讓觀眾雖然不能到現場,依然可以有臨場感。

而在奧運開幕式的無人機光點技術表演,就是結合RTK GPS科技的呈現,這就是新冠肺炎催化破壞式創新的具體表現。

佘日新老師指出,疫情讓這些原本就已經存在且相當成熟的科技,可以應用在運動賽事,以及日常生活的各個層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球迷要觀賞各樣的運動賽事,透過AR及VR等科技的輔助,不必到現場,依然可以有充分的觀賽體驗,

也就是說,因為新冠疫情,人們發現過去以為「應該就只能這樣了吧」的習慣及既有模式,可以因著創新行動產生顛覆,發現新的可能與模式;並且可以靠著科技結合創意的作品呈現出來。

佘日新老師提醒,進入後疫情時代,世界的步調會愈來愈快,更重要的改變是價值傳遞的方法被更新且顛覆;像是過去運動明星代言,必須透過傳統媒體(平面、電視及廣播)來傳遞或是捧紅;現在透過社群就可以很吸睛。

像是遠距視訊看診,在疫情前大部分是被應用在交通不便及醫療資源貧乏的偏鄉或是離島,因為醫生去一趟就要耗費一整天的時間。但在新冠疫情期間,就連交通便利的台北市,醫生都因為防疫的關係,進行線上視訊看診。醫生及病患都節省了很多時間,相信疫情後視訊看診的使用率勢必會提升。

後疫情時代看到線上藍海契機
佘日新老師說,疫情就是破壞性創新的外在推力,而科技則是破壞性創新的內蘊動力,完全顛覆了過去的思維及既定模式,迫使各行各業都必須離開舒適圈去找出路。

可以想見的是,因為疫情的推波助瀾,人們已經習慣於線上(視訊)開會、看展覽、觀賞奧運開幕與運動賽事,以及線上(主日)聚會。就算假以時日疫情平息後,很多人也不會回到過去實體參與活動的模式,能夠看到「線上藍海」商機的人或團體,就會提早進行準備,化危機為契機;墨守成規的,就等著被破壞,遭到時代洪流的淹沒。

佘日新老師舉例,現在全世界最大的健身房Peloton在去年疫情期間用戶數及營業額迎來爆炸性的成長;這是因為要上飛輪健身課程,不必再進到實體的健身房,在家就有教練線上教學。

他們的王牌教練,以前是律師,轉職後家裏就成為攝影棚。實體健身房一個教練最多帶50個人,但這位健身教練,透過科技的幫助,可以帶全世界超過5000個人一起運動健身。

而帶來破壞性創新的關鍵因素就是好的人才,及具備專業技能的人。透過科技的輔助,他們能夠影響到的人,將會更跨越國界及語言的藩籬。

朱建平總監:破壞式創新關鍵字是創新
八方整合社會企業創辦人暨總監朱建平受訪時表示,「破壞式創新」的關鍵字不是破壞,而是創新。以東奧來說,過去從來沒有任何一屆的奧運會是從開幕到賽事舉行,是沒有觀眾的。但主辦單位日本透過科技加上創意,讓賽事呈現在世人的面前。

舉例來說,在智慧型手機被研發出來之前,沒有人可以想像手機除了打電話還可以具備過去電腦所具備的功能。而現在智慧型手機的功能,早已超越了第一代智慧型手機的功能,且還在不斷地精進中。

也就是說,在後疫情時代,因為會不斷有破壞性創新的行動及作品出現,給教會的提醒就是「要把新酒裝在新皮袋」中,洞悉社會及人心的需要,用諸般的智慧去為主得人。

多年來在日本經商的基督徒陳淑芬注意到,主辦單位很貼心地把觀眾席的每張椅子,弄得花花綠綠,視覺上讓人誤以為有很多人,場面熱鬧繽紛。她並提到,由於這次東奧沒有觀眾入場,主辦單位非常體貼選手,讓得獎者能透過會場安排大的螢幕牆,與家鄉的親友同步連線互動、分享慶祝,算是很大的突破。

東奧聖火台由鑄鐵打造設計,強調環保不排碳,球形造型象徵太陽,綻放模樣象徵希望和生命力。

開幕時眾人合唱英國披頭四合唱團約翰藍儂和日籍妻子小野洋子合作寫出的Imagine,傳達各國選手一起攜手奮戰的決心,令人振奮。

在日本北海道宣教多年的宣教士全彩雲表示,東奧開幕式上使很多人受到感動的是聖火點燃儀式。

一開始是由日本棒球傳奇名將長島茂雄(過去曾打出四百支全壘打和兩千支安打)、王貞治和松井秀喜等三人代表手持火炬,傳給醫師和護理師,再傳給孩童;最後主火炬交由網球名將日籍非裔美國人大土反直美點燃聖火。

聖火傳遞的過程帶出人們面對困境時不分彼此,沒有族群隔閡,不論在任何環境,「我們都是一體的」的精神。

高敏智牧師:科技應用太吸睛
台南聖教會主任牧師高敏智也分享他觀看開幕式「由無人機機群組合而成的地球」創新科技,真的讓他佩服的不得了。那不只是技術創新,更不只是創意,是巧思的展現,從奧運記號變成地球村……。」

高敏智牧師表示,最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從東奧看見的是世界對台灣的認同,日本、韓國、美國、歐洲國家都都以台灣為喜樂,再加上台灣選手真的非常爭氣,國家凝聚力在這此展現無遺。

這場賽事也讓我們看見教會在這個大時代裡要讓人尊重,也必須要讓人看見我們的強項。教會不一定要大,但是一定要強,就像台灣這次派出去的選手一樣,雖然台灣不是大國,但是我們一站出去就是非常強。

高敏智牧師表示,我們是末後世代的東方海島,「最小的島,卻擁有神最大的祝福。」所以每一個人都要調整心態全心為主,在新的世代裡發揮創意,展現我們的長處,把自己調整到最強,為主得勝!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