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 釘根本土 認同住民
2020年10月30日
【張原境綜合報導】2020年第2梯次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師族群語言能力認證檢定」,10月20日於新竹聖經學院登場;此次主任考官、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前主委杜謙遜牧師在開場祈禱後,簡單說明檢定制度及內容。「傳道師族語檢定」自2009年起實施,由總會台灣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主辦,總會傳道委員會、客家宣教委員會及原住民宣教委員會協辦。
族群母語推行委員會幹事李位鼎牧師表示,檢定內容共分為筆試及面試。筆試方面,平地中會需考書寫及羅馬字輸入法,原住民中會、族群區會僅考書寫,試題範圍為〈主禱文〉〈使徒信經〉及拆分3段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仰告白〉,從這5段中抽考1段譯寫;口試則分為聖經朗讀、短講以及對話。
李位鼎指出,母語檢定具有2個特色:第一是讓尚在就讀神學院的道碩生也可依推薦中會選定考試語言參與考試;第二是2018年開始更進一步實行的補考制度,筆試或面試其中一大項未通過者,可保留通過之成績乙次,下次補考另一大項即可。他也強調,該考試傳道師若請假,爾後考試務必重新報名,不可直接前來考試。
傳委會主委鄭文仁牧師在考前致詞時特別強調,族語檢定本意真的不是刁難,題型均已規範好,且2018年起的4年內不會改變,把準備考試的過程當作靈修,比較容易靜心準備。而本宗要求傳道師需學習台灣族群語言,為的就是認同本地,如〈信仰告白〉說的:「釘根本土、認同所有的住民。」他舉例,早年的宣教師馬偕等人,皆是學習本地族群的母語進行宣教;又如當今政治人物,到客家庄講客語問候、在台語族群就刻意改換台語,都顯示台灣各族群的母語,仍是基層人民的主要生活語言,以強調其認同的態度。
傳委會幹事陳澤胤牧師認為,如同某些公司會要求英文檢定,族語檢定就像是長老教會的組織企業文化。從台灣處境化宣教的角度來說,擁有基本族群語言的能力仍是傳道師必備的訓練。
有傳道師私下表示,華語已逐漸成為台灣社會的主軸,甚至有外省族群的存在,「那華語是否才是他們的母語?他們的經驗是否被某種程度地否定?」陳澤胤認為,面對現今台灣社會,當然須考量華語宣教的需求,但傳道師以華文學習並已取得道碩學歷,所以華語能力已經不必考核。傳委會也加強族群語言培育的資源,如2009年開始施行的「一對一實務指導」,傳道師剛受派的那2年,傳委會均安排了6位具各方面專長的指導者,其一即是母語文化,「總會、中會其實挹注了許多資源。」
陳澤胤指出,族群檢定確實對40歲以下的傳道師來說相對辛苦,然而若從台灣主體意識的角度切入,語言獨立進而促進文化獨立後,台灣主體性方能顯現,並以韓國及越南為例指出,這兩個國家雖曾使用漢字,土地與中國接壤,但透過語言及文化的區隔,如今已有明確的國家主體性,並也不易受到中國假消息攻擊。
FacebookTwitterPinterestLine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