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全球疫情下 思考台灣教會轉型為「家教會」的時機

2020年10月28日

台灣國度復興報

推薦本篇新聞 : 1


2020年第5次「台灣倍增教會全球聯盟論壇」(Taiwan GACX Forum)於10月26日在士林真理堂舉辦,以「勇敢的行動:如何開始建立網路教會和家教會」為題,邀請眾教會牧者同工齊聚交流並分享經驗。

疫情下有失有得

 台灣學園傳道會會長王睿牧師受訪表示,新冠疫情使台灣和全球教會面對極大的變化,教會似乎失去了許多面對面傳福音和造就的機會,但神也使教會面對更多轉型和調整的機會。此刻是神給教會美好的機會,可以轉型成為家教會、網絡教會、微型教會等不同型態,也是傳福音、造就門徒協助完成異象和大使命的轉機。
 「我相信目前是神賜給台灣教會轉型的美好時機,所以我們需要採取『勇敢的行動』來面對這世代與我們周圍許多未得之民的需要,迎接主的再來!」王睿牧師提醒大家,全球在新冠疫情的威脅下,倍增教會與宣教的結構與趨勢是需要教會開始去思想的重要議題,「在疫情下如何傳福音與繼續成長?我認為,未來的趨勢是走向家庭教會、職場教會或網路教會。」



家教會、網路教會趨勢已然成型

 「過去一年來,許多教會面臨瓶頸,若是要走建造堂會的方式,就會有實體財務、人力的問題,因此訓練更多人從實體小組型態走向『家教會』,這個趨勢已然成型。台灣的疫情雖然沒有像歐美那麼嚴重,但也不知道疫情何時才會停止,所以教會需要做超前部署,預備更多工人來完成大使命。」
 「家教會、網路教會需要聖靈的引領!」王牧師說,回到使徒行傳初代教會的情況,是不限於在教會主日聚會而已。他和朱柬牧師、章啟明長老想到的是,家教會需要有使徒中心的支援、協助、屬靈的遮蓋及授權,若沒有被堂會授權,家教會就會回到小組模式,所以經由堂會不斷地訓練與發展,家教會就可以持續繁殖。因此,關鍵的做法是建立一個家教會,仍需要有原來的堂會支持才行。



使徒性中心加上家職場教會 倍增繁殖運動

 朱柬牧師(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主講「台灣植堂的過去與未來趨勢」時指出,北美長老會派往中國的傳教士倪維思(Nevius,1829-1893)對西方傳教士的方法提出質疑,之後出版《傳教士教會的建立與發展》著作,鼓勵摒棄舊式的宣教方式,要培養獨立及自給自足的地方教會,從家中開始,訓練信徒領袖帶領聚會與牧養教會,此法則影響了很多人。
 朱牧師細數各宗派教會在台灣發展的歷史,並推估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大家會面臨到的問題,包括M型社會貧富差距持續擴大、教堂被拆等受逼迫的事件將不斷發生。
 「買地建堂不容易,可能更適合的模式是使徒性中心加上家職場教會的倍增繁殖方式。」朱牧師分析,將來教會轉型的要點,包括:主日崇拜是在家職場教會的小群體,不再有大會堂;「使徒中心」是容納50至80人左右的小場地,主要用途是訓練領袖、敬拜禱告、行政處理聯絡及後勤資源支援中心;家職場教會都由帶職的弟兄姊妹帶領;平安之子的拓植原則,例如「得著一個哥尼流就等同建立一個該撒利亞教會」;建立合宜的牧養装備系統;過去堂會模式中的美好屬靈特質仍應努力保有,一些有智慧的策略和做法仍要參考、吸收。
 下午的工作坊由各小組進行,並邀請楊尚儒醫師和鄭家寶牧師,分別就如何建立及如何轉型家教會分享其見證。其中,楊尚儒醫師十分感謝主在他一次重病中讓他遇見神,之後參加特會被聖靈觸摸,於是從2018年開拓家教會,在3個月內建立4個小家,每一個小家約有7至10幾個人聚會,成效卓越。
 GACX論壇於下午4點30分結束,參與的牧者包括深耕台灣西海岸宣教的「豐收119」美籍牧師何馬可(Mark Harbour)、何路得師母(Ruth Harbour)、T4T台灣使徒中心秘書長陸淑梓等人。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