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行動愛地球 》與神同行 用愛的行動關愛社區環境
2018年05月31日
國度復興報 記 者魏麒原 新北報導
提醒眾教會弟兄姊妹環保重要性,台灣教會合作協會於5月29日在衛理公會永和天恩堂舉辦「以行動愛地球」講座,邀請學者專家,針對氣候變遷、環境守望、正確的吃與消費等議題分享,吸引長老會、聖公會、天主教及衛理公會弟兄姊妹參與。
這項講座由台灣教會合作協會婦女關懷小組承辦,朱張蓓蒂牧師主持,內容包括汪中和博士(中研院地球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講「氣候變遷下的調適與預備」、陳秋萍老師(環境守望網絡聯絡人)講「守望環境,你可以做的七件事」、楊美斯老師(前主婦聯盟總經理)講「正確的吃、聰明的買」等議題。
舉辦「以行動愛地球」講座的目的,陳建中牧師(衛理公會會督、台灣教會合作協會理事長)致詞時表示,就基督信仰來講,我們在世界上雖是客旅,是寄居的,但對於山坡地濫墾導致土石流,環境被污染的美麗寶島,依舊有社會責任。透過愛的行動,在經濟進步跟環保議題上取得平衡點,挪去台灣人心的貪婪,喚醒台灣最美的人心,從我們住家週遭及社區開始,尋求神的同在,用愛的行動落實關顧環境,繼而經歷神豐盛的恩典。
陳秋萍老師從信仰的角度,介紹弟兄姊妹守望環境可以做的7件事,包括參加環保社團、每天一項環保行動、每週一次參加為環境禱告、每月一次環保聚集、每季一次淨灘、每年一次環保講座以及成為一個使萬有與基督和好的人。會中,環境守望網絡團隊葉淑梅姊妹上台,為3年來她帶孩子參與環保活動作見證,環境守望網絡團隊則以〈聖法蘭西斯的禱告〉獻詩。
溫室效應氣溫越來越熱
「200年來,我們不住地用貪婪自私、不知節制的態度破壞上帝創造的地球,如今正承受情慾撒種的敗壞結果。」汪中和博士說,全球每天有1.1億噸的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到大氣層,從1950年代以後,地球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就超越80萬年以來的上限。結果造成熱能無法排出地球,地表溫度越來越熱,被視調節氣候的「冷凍庫」北極圈及南極半島成為升溫最快地區,氣候變得極端異常。
譬如今年5月是台北有史以來最熱的5月份,5月27日甚至出現攝氏38.2度高溫。而中央氣象局只要氣溫超過攝氏36度就發出高溫預警,百年來,台北的高溫熱浪增加10倍,在2016年超過35度的天數達77天。汪博士說,台灣的氣候型態變得接近菲律賓馬拉尼的天候,未來夏天會越來越長,冬天越來越短,甚至接近沒有冬天的雅加達氣候。
「海洋吸收93%地球熱能造成海洋暖化,讓大氣與海洋的交互作用更強!」汪博士說,未來10年北冰洋的夏季,海面將看不到冰,融化的冰將使全球海平面高度呈跳躍式大幅上揚,2100年之前海平面上升至少1公尺,台灣西海岸及台北盆地面積預估都會縮減。
大氣層上升攝氏1度就會增加7%水蒸氣,7%水蒸氣相當於2萬個中國三峽水壩容量,一個三峽水壩容量為400億噸水。結果豪雨雨量更驚人、頻率越來越高、颱風風速更嚇人,屢屢打破紀錄,例如賀伯颱風降在阿里山區一日即達1,748公厘雨量;地殼暖化乾旱,不僅有森林大火,還帶來糧食短缺,21世紀會變成全球大遷徙的世紀。
面對自然災害頻仍的世界,汪博士說,我們必須要有心理準備,一、極端氣候已成常態,平時更需具備危機意識。二、災害的發生往往超乎預期,過去既有的防災救災經驗已不敷使用,需要思想新的因應措施。三、災害規模可能超過政府的應變能力,社區應主動地互助互救。
參加「以行動愛地球」講座牧者同工與講員合影。魏麒原攝
衛理公會會督陳建中牧師。魏麒原攝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 |
陳雪梅 |
願天恩堂能天天被聖靈充滿,每日都有人能走進教會. 發言日期:2018/0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