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院牧逾20年,陪伴過形形色色患者 有天發現自己也罹患癌症末期…
2016年11月05日
有兩類人時常接觸癌症病患,一是照顧身體的醫生護士,二為照顧心靈的院牧和臨終關懷的義工。
他們都很了解癌症病人,只是如果有天自己也患上癌症,而且是末期,那會有何表現?在香港從事院牧事工逾20年的謝達明院牧就是很正面的榜樣:
「心願是活多一天,就事奉多一天。」
從事院牧事工逾20年
謝達明未做院牧前已是位傳道,在牧會時曾帶教會佈道團到醫院佈道,發現病人有很多需要。
事實上,他在唸神學時已常到醫院探訪,發現當中的人多需要別人關心,無論是身、心、靈各方面;醫生護士主要是留意他們的身體,情緒上則是由社工來關顧,但靈性方面的需要則缺乏能照顧的人。
1990年,香港剛開始有院牧事工,謝達明就參加廣華醫院及黃大仙醫院院牧事工的開荒。這是東華三院旗下的兩間醫院,廣華醫院是全科急性醫院,黃大仙醫院是延續護理及胸肺科疾病專科醫院,如中風,先去廣華,穩定後再去黃大仙。
90年代是香港的多事之秋,多災多難,使他有不少大型事故的處理經驗。1992年,陳思祺高級督察圍捕劫匪時頭部中槍,「我進入他所處的醫院深切治療部,帶他禱告,把生命交給主。」
90年代有不少持槍劫案,引發不少傷亡,讓醫院的急診室忙個不停。也有火災,如:1994年造成十多人死亡的石硤尾?豐銀行縱火案、1997年尖沙咀寶勒巷造成十多人死亡的卡拉OK縱火案、1996年造成逾四十多人死亡的佐敦嘉利大廈大火,大量傷者送往醫院。「我們第一時間前往病房,關懷心靈很大創傷的病人。」
及後,即使1997年本來是謝達明的安息年,但北區醫院需要開拓院牧事工,他在那裡一待就是6年。由於該院鄰近深圳羅湖,很多事情發生後都把傷者、病人都送往此處,如往返廣州香港的直通巴士意外後前往北區醫院,弟兄姊妹的父母在中國內地出狀況,又是北區醫院。
謝達明處理的特別事件還包括應付2000年的千禧蟲危機,以及在2003年的SARS等等。之後,他多做推廣臨床牧關教育課程(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簡稱CPE)。
2009年,他被差去湖南省腫瘤醫院,過去他面對的,是形形色色的病人,現在則集中在腫瘤科。當地無論百姓或高級幹部,都對院牧有需要。他也培訓當地的醫護人員,先幫助他們走出自己的艱難,使其有能力繼續幫助別人,還要涉及一樣最難的─如何面對死亡。
憂傷難過時適合閱讀的經文
從事院牧工作多年,以下經文一直是謝達明的鼓勵和幫助:
主耶和華的靈在我身上;因為耶和華用膏膏我,叫我傳好信息給謙卑的人(或譯:傳福音給貧窮的人),差遣我醫好傷心的人,報告被擄的得釋放,被囚的出監牢;報告耶和華的恩年,和我們神報仇的日子;安慰一切悲哀的人,賜華冠與錫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塵;喜樂油代替悲哀;讚美衣代替憂傷之靈;使他們稱為公義樹,是耶和華所栽的,叫他得榮耀。─以賽亞書61:1-3
「主看到很多人的憂傷難過,主願意釋放他們,提供好訊息來醫治他們,包括『灰塵變華冠,悲哀變喜樂,憂傷變讚美。』也是我的心意。」
當自己的身體出毛病 …
謝達明發現自己身患癌症,是從2014年開始。
當時發現有喉核,由1粒變為3粒,看專科才發現是鼻咽癌以及淋巴癌,使他在2個月內進行33次電療、6次化療,相當艱難,如同楊牧谷牧師曾說的:「飲水像是食玻璃。」到一地步,連水都完全不能飲用,於是他崩潰了。
直到一晚,主提醒「是跟他一起飲苦杯」,使他想到飲冰水,於是舉杯跟主說:「主阿,我跟你一起飲苦杯。」之後,他仍有許多事奉和講道。
經過約一年的治療後,2015年發現癌細胞也很聰明,一般是經過淋巴而擴散,今次則是經過血管直入肝臟,使得肝臟周圍都有癌細胞。「感恩的地方是醫生發現我的肝酵素高了,在癌細胞準備攻擊我前發現,不然的話,我在當時已離世了。」
面對自己的末期癌症,過往的工作經歷成了他很大的幫助,如學習CPE有教如何面對生死,也有讀哀傷輔導、舒緩治療等,他也具備許多這方面的常識,加上見得多相關案例,使他能正面面對。
以「多活一天,就事奉多一天。」為心願,他用了一年的時間整理自己網上的文章,包括探訪或事奉的分享,即將推出《跨越生死的院牧事奉》一書。
伊利沙伯醫院院牧事工服務本地28年
香港有大量的醫院備有院牧事工,除了謝達明曾服務的廣華醫院、黃大仙醫院和北區醫院,伊利沙伯醫院院牧事工更已有28年歷史,這家有逾1,800張病床的急症全科醫院,每每是九龍西區一帶有緊急事故時,病人會送達的醫院,對於院牧的需求極為殷切。
伊利沙伯醫院院牧事工共有十多名前線同工,服務對象為住院病友、家屬及院內醫護員工。提供身心靈的關顧和輔導,由院牧、CPE學員與探訪義工持續探訪,推動「與神和好、與自己和好、與其他人和好」的人生目標。
支援鼓勵受眾的途徑還包括節期性病人慶祝活動、派禮物愛心床邊關懷行動、主日午間崇拜及病人福音聚會等。院牧部更會舉辦探訪義工訓練班,培養探訪義工加入關懷病者行列。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