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事件頻傳 找出癥結發展對策
2015年08月06日
【記者林稚雯綜合報導】日前連續發生多起暴力與虐待幼兒事件,包含台北捷運中山站傳出隨機砍人行徑;基隆、新竹與台南地區都傳出父母以外力傷害幼兒,造成死亡或重傷的意外。面對一連串的社會事件,本報特邀台北市醫學人文學會成員,分別任職於輔大醫學院職能治療學系精神科副教授施以諾博士、新北市衛生局社區關懷員吳佳純兩人提出專業看法。
首先,綜合日前暴力與虐兒新聞事件,加害人多半面臨酗酒、吸毒、失業等類困境,造成社經地位的弱勢,有較為困苦的生活經驗。然而施以諾與吳佳純提醒,看待這樣的人時,要能脫去偏見的眼鏡,這些雖是不好的行為,但不見得所有人都因此有精神疾病的問題。
動手犯案的癥結點多是人會想透過由「去掌控他人」的方式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當個人長期在社會、人際關係上失志時,自然鮮少能透過正常管道去掌控他人;若是諸多困難致使人的性情走向偏峰,便有風險會採用「掌握他人的生死」的手段,來讓自己得到滿足和快感,進而證明自己存在的重要性。
此外,早年的創傷經歷在時日積累後,也可能成為犯罪的引爆點,導致情緒潰堤、痛下殺手。
然則,平心而論,酗酒、吸毒、失業的問題並不單單存在於當代社會中,近來犯罪事件的頻發,施以諾從精神科職能治療的角度來看,應與「職能失衡」(Occupational imbalance)的概念相關。職能失衡意指當個人過度花費時間於工作或休閒等特定面向時,身心就會失去健康;現代人多數面臨工時過長,或找不到工作的無奈,這些都可能造成職能失衡,進而影響身心健康。
吳佳純表示,若民眾個人或周遭親友發覺,生活中的不順遂已經對精神狀態產生影響,以台北和新北市為例而言,已有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憂鬱症家屬團體」、新北市康復之友協會「精神疾患照顧技巧及家屬支持講座」及「家屬精神健康教育課程」等資源可供使用。在個案治療期間,除了當地衛生所定期的追蹤之外,亦可轉介社區關懷,或於必要時撥打113婦幼保護專線、按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網頁說明,進行高風險家庭通報(http://goo.gl/ZdLDdH),做更密切的關注。
提到求助現況,施以諾進一步說明,台灣民眾遇到困境時,願意主動求助精神科專業人員者不到三成,因民眾會害怕被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週遭他者亦會有「鄰避效應」(Not-In-My-Back-Yard, NIMBY)的心態,排斥精神病患,避免與這樣的人近距離接觸。
回應這樣的窘境,台灣教會界近年來開始發展「教牧諮商」,施以諾認為,這剛好補足了醫療系統的限制,建議教界可深思發展的方向。因教牧協談師並非衛福部體制內的醫療人員,與其傾訴,能降低一般民眾被貼標籤的感覺。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