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企劃】公報130,感謝遇上您(中)
2015年07月16日
1885年7月12日,來自英國長老教會的巴克禮牧師,在聚珍堂(今「台灣教會公報社」)以台灣第一台印刷機印出了台灣第一份報紙《台灣府城教會報》(今《台灣教會公報》)。130年來,教會公報陪伴台灣人民走過清領、日治、國民政府時期,歷經被禁、戒嚴、沒收,而陪伴公報走過歲月,是一群忠心持守的同工,讓我們向他們說聲:「感謝您!」
1996∼1999年|黃伯和|發行人
走過公報的歲月
台灣教會公報社為了慶祝《台灣教會公報》創刊130週年,推出專題策劃,邀請昔日公報社同工一起回顧歷史。我雖然從沒有當過公報社的專任員工,但是從擔任撰稿人、專欄作者、理事、發行人、編輯委員、社論撰寫小組成員,到專書出版作者,公報社曾提供我思想形塑的搖籃,陪我走過神學掙扎的歲月,對我的影響可能比不少擔任過專任工作的同仁還要深遠。我對《教會公報》的期待自然也比很多人都要殷切。
◆文字橋樑
個人與《教會公報》結緣的時間,應該可以追溯到當神學生的時代。剛接觸基督教信仰不久,加上初次踏入神學園地,許多信仰衝擊需要抒發,因而技癢而試著寫一些信仰反思的小品在公報連載。後來集成《上帝與我》的小冊子。算是我寫作生涯的入門,這些小品的連載和出版也激勵我持續寫作的興趣和信心。生平累積數十本的著作文集、論文和編著,雖不都是在公報社出版,公報無疑是這些產量背後重要的推手。
除了文字架起的橋樑之外,後來因為被總會銓衡為公報社理事,讓我對《教會公報》的參與,逐漸地從撰稿的客位變成了經營者的角色。後來在一段總編輯離任後的空窗期,也曾被邀請擔任臨時編組的編輯小組的成員之一,輪流負責每週的出版,後來任務編組的社論撰稿小組、時事回應小組、專欄撰稿小組等也都或長或短的參與其中。自認為公報人也似不為過。
◆公報的角色變化
回顧130年來,《教會公報》曾在台灣不同的年代承擔了不同階段的使命與責任。如果以我對台灣教會史的史觀作背景,大略可以把它們分為:教育啟蒙、佈道宣教;教會喉舌、傳播先鋒;先知代言、曠野呼聲;神學園地、教會燈塔等不同階段。
這些階段內涵當然不是線性的發展,不過審視《教會公報》不同時期扮演的使命特質,這些角色或可標示出時代意義吧!做這樣的分段法,也是有意提出個人對《教會公報》未來發展的一些期許。
《教會公報》是台灣第一個現代傳播媒體,這是台灣教會引以為傲的「扮演台灣現代化推手」的具體事例之一。《教會公報》創立的最初目的無非為了傳道。近代印刷科技和機器的引入,本是宣教師為傳教之需要從西方引入的一種傳教工具,初期的《教會公報》主要使命就是佈道。透過文字傳播的新媒介,宣教師不但藉著報紙傳揚聖經、教義的信息,同時也把啟蒙運動以後的科學新知當做宣教的輔助工具,積極對台灣信徒及一般民眾放送。這是公報最早扮演的教育及佈道的功能。
教會逐漸建立後,中會、大會相繼成立,雖然南北教士會仍然秉承差會指揮,主導台灣的宣教活動及教會會務。教會的組織運作所需的傳播媒介,自然就落在《教會公報》身上,因此也扮演起教會喉舌的角色,在教育、佈道的功能上增加了傳播、整合與領導的功能。1970年代開始配合台灣教會本土化後的先知性作為,也成為台灣戒嚴體制下最為敏感的傳播媒體之一。自此先知代言、曠野呼聲,成為鮮明的烙印。
解嚴開放後,台灣的輿論界百花齊放,言論的尺度也一再突破,過去的曠野呼聲,如今可能只是市場笑談。《教會公報》的角色一如教會在新時代面對的身分調整,需要重新尋找、定位。
◆期許與祝福
在《教會公報》慶祝130週年的歷史時刻,展望台灣社會與教會的變遷與新情勢,祝福並期許《教會公報》在未來的歲月,可以超越作為機關報或在野批判角色的身分爭議,堅定地提供信仰與神學撫育的園地,既反映也批判(信仰反省)時事,既傳達也檢討教會活動,深化信徒委身,增進教會宣教的洞察與能量,讓邁入第2世紀的《教會公報》繼續發光、放鹹,針砭社會腐朽,宣告救恩信息,建構永恆的盼望。
1993∼1995年|陳榮爝|總編輯
公報使我成長
時間易逝,離開台灣教會公報社已經20年了。雖然日子已久遠,但是,點點滴滴的過往歷練歷歷在目,好似昨日雲煙。
深深感謝在《教會公報》兩年多的總編輯歷練,這個可遇不可求的機緣,造就了我往後還能經常提筆寫些短文與人分享,切磋琢磨的素材。
我之所以膽敢從牧會工作轉往文字事奉,實在要感謝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前後兩任總幹事──高俊明牧師與楊啟壽牧師適時的鼓勵與提醒,當時我曾以在台南神學院就讀時從未涉及編輯事務以及新聞採訪的訓練為由加以婉拒。他們卻都諄諄勸導我:「總編輯的要務是要抓緊教會報紙的信仰精神,做時代的先知,社會的良知,不僅僅是做些編務的工作而已。」甚至還寫信激勵我克服困難,勇於接任,這種愛之深,責之切的長者風範,時至今日我還銘記在心,不敢或忘。
文字編輯事工之辛酸苦辣,非外人可以體會,明明截稿時限已至,還缺少報紙的頭條新聞,那種急迫、焦急實在難挨。尤其要在忠言逆耳或隨波逐流、報喜或報憂之間適度取捨,在在考驗著編輯者的信仰能耐與堅持。
那麼,我為什麼提早離開總編輯的工作崗位呢?乃因我的抗壓力不夠,往往在截稿前身體就不適難耐,完稿後又是生龍活虎,如此一直循環不已,深怕難以承擔重責,身心萬劫不復,於是毅然決然重返教會牧會事工。
然而,因著這段短短的總編輯歷練,我卻因此更能體會使徒保羅所說的信仰見證:「既然我們因信得以被稱為義人,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跟上帝有了和睦的關係。藉著信,基督使我們得以活在上帝的恩典裡,因此我們歡歡喜喜地盼望著分享上帝的榮耀!不但如此,在患難中,我們仍然喜樂;因為我們知道患難培養忍耐,忍耐蒙上帝嘉許,上帝的嘉許帶來盼望。這盼望不至於落空;因為上帝藉著祂賜給我們的聖靈,已把祂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羅馬書5章1∼5節)
感謝《教會公報》編輯部同工的同心協力,才能在「期期難過、期期過」的困難中持續經營以及出刊至今。現今科技進步,可以委託外包印製、運送一氣呵成。憶起20多年前的每週出刊情況,真要感謝當時不少的義工兄姊,每當《教會公報》印製完成後就協助幫忙摺疊、打包、運送郵寄,這種不辭辛勞,為主而做的精神令我感佩不已。
教會報紙不若一般日報,有其不同的編輯取向,要依據基督信仰立場來報導、論述,來針砭時弊,不求報紙銷售份數的多少,只求能有影響力以及善盡言責,做社會的中流砥柱,成為人類的鹽,世界的光。如今,對《教會公報》的期勉,還是要誠如耶穌所說的:「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再多說便是出於那惡者。」(馬太福音5章37節)
1994∼2008年|張立夫|社 長
拉近與平信徒距離的經營策略
有什麼辦法將公報社與地方教會及信徒的距離拉近?為什麼問這樣的問題?因為以往公報社被視為營業單位,有書房、印刷廠,有出版部又發行《台灣教會公報》,理當自立自養,然而,以福音事工為主,要有盈餘誠然不能。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長久以來都以我們有第一個中學、第一個大學、第一個西醫醫院、第一份台灣報紙媒體等等而沾沾自喜,其實這些「台灣第一」,都是宣教師出錢出力成立的宣教機構,他們把來自上主領受的恩典,用心用力投注在其宣教區中。後來台灣教會自立自養,教會對這些宣教機構的支援,主要來自總會訂定每月第三主日為事工奉獻主日,呼籲教會代禱奉獻支持。
以公報社為例,每年7月第3主日即為文字事工奉獻主日,透過教會的奉獻來維持整年事工實在不容易,更何況有不少教會領袖或牧長對福音機構有意見,特別是《教會公報》常出現檢討教會政策、教會政治、總會人事、選舉弊端等文章。當這些有影響力人士對公報社表達他們認為報社言論應當如何刊載,而公報社並未依他們所想所要,結果往往導致這樣的下場:「你們不要來我的教會募款了!」如此讓事工單位的運行因著經費短缺而困難重重。
要突破以上的困境,拉近公報社與信徒的距離是很重要的策略。當許多信徒能直接領受公報社出版品的服務時,信徒也會累積要支持公報社事工的心情,這樣的熱忱不會被某些牧長的個人意見所阻擋,同時也讓教會領袖多多體驗基層民意的聲音。
◆免費索閱刊物陸續出現
首先因著這樣策略出現的刊物就是《耕心》週刊。1996年9月創刊的《耕心》,基本的規劃及構想就是以平信徒為對象的週報夾頁,又附帶能用來傳福音的單張。一開始就定位為週報夾頁,一方面可豐富教會每週出刊的週報內容,同時也藉著教會週報,讓這刊物發派到信徒的手上。《耕心》採用「免費索閱、自由奉獻」方式來發行,實在是冒險的行為。
特別要感謝林元生長老支持第一年的印刷費;林嘉興長老則為人事及庶務費用奉獻,使《耕心》得以順利出刊。信徒對《耕心》的接受度很高,公報社也刻意以平信徒來擔任編輯,稿源也以平信徒為邀稿對象,慢慢的培養出公報社與平信徒讀者間的感情,同時也讓公報社募款的觸角遍布教會基層。《耕心》偶爾也發動信徒參與「耕心一路發」活動,後來又推廣基督徒商家參與自由索閱的「耕心幸福光點」,確實也真有超過1700家以上店家參與。《耕心》至今已將近20年,每週發行約20萬份。
以「免費索閱鼓勵奉獻」的精神,在《新眼光讀經手冊》的出版上也充分發揮出來。總會推動新眼光讀經運動,藉著編寫讀經內容,讓讀經運動有具體的指引材料。至於編輯印刷的工作,則由公報社來推動。當初在籌備這事工時,考慮印刷成本及郵寄費用等,也曾有收取成本費的考慮,然而當時公報社以《耕心》成功的例子,主張以「免費索閱廣為分享」,再度鼓勵奉獻補足經費的策略來出版發行,至今也約有20年,每季出版超過5萬本,還持續擴大推廣中,可說也是個成功的例子。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是個歌唱的教會,這個漂亮的頭銜曾經因為敬拜讚美的風潮而被比下去,並且被貼上「又老又沉悶的禮拜方式」。有一段時期,傳統的禮拜與敬拜讚美水火不容,互相排斥,對教會的發展實無助益,較積極的做法是重新提倡教會音樂之美,提升聖歌隊的品質,介紹活潑優美的聖樂,推廣至各個教會,重拾「歌唱的教會」的頭銜。為了這個目的,《頌音集》音樂雜誌出版了。除了上述目標,還有一個期待:鼓勵新手創作,提供新歌上場流傳的機會。《頌音集》也是以免費索閱、自由奉獻的方式來支應出版印刷費用。當初的規劃就是認為上述目標能充分推行,使用者的滿意必會讓支持的力量源源不絕,如此就能永續經營。然而聽說最近入不敷出,我想編輯方針需要檢討改進。
◆從物以稀為貴到大量推廣贈閱
最後來談《教會公報》的發行。公報是台灣第一份報紙媒體,宣教師巴克禮創立它來作為培育信仰、消息傳達、推廣白話字的工具。一開始免費推廣至眾教會,後來要求收取訂報費,讓這刊物更形珍貴。初期台灣教會識字者少,大家對文字刊物以稀為貴,雖然訂報收入只聊備一格,然而收費成為刊物被珍惜的發行方法。經過一百多年,台灣已成為文字刊物充斥的社會,《教會公報》的生存發展著實面對嚴峻挑戰。
在1970∼80年代還沒解嚴時期,《教會公報》以「時代的米該雅」自居,發揮台灣民主發展運動抗壓性最強的角色,在諸多民主刊物被處分停刊的暴風雨中挺立至今,實在是上主保守。在那個時代,《教會公報》除了在教會發行,也在民主運動人士之間廣為流傳。然解嚴後,出版業百花齊放,也面對另一階段的生存挑戰。
簡單舉例說明,多年來一再積極推廣鼓勵訂閱,也只有2500∼3500個付費訂戶,雖說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共有1200多間教會,每間教會只要訂5份就不只這個數字了,實際上卻是許多教會只訂一份給牧師看,以最少的費用享用最多的資訊。《教會公報》的內容是為所有信徒預備的,但絕大多數的信徒卻在這過程中與此重要的基督教媒體隔重山。
公報社在詳細計算後,決定改變發行方式,一方面廣泛邀請教會大量索閱(無須付費,但一起寄送節約運費,增加的費用主要是印刷及紙張,編輯及人事都維持原樣),藉由教會為管道發行到讀者手中,如此發行量擴大數倍,讀者的數量及層面也如此。至於以前要花很多人力及通信費用來維持訂戶的續訂,現在這樣的發行辦法則可省下此費用,而加強其他方面的服務。發行量的擴大讓媒體資訊及廣告效應都有擴展,不只廣告收入可增加,讀者回應也漸漸熱絡。公報社要在教會中為文字事工募款,鼓勵大家為興旺福音、有無相通、熱忱捐輸等呼籲,已少有阻礙了。
我曾經在台灣教會公報社任職社長長達13年又5個月之久(1994年9月∼2008年1月),這已是我牧師生涯的三分之一,若由教會公報社130年歷史看來,也佔了十分之一的歷程。這些經歷讓我體認上述這些心得,與大家分享之。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