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是附加價值」 沐恩之家憑藉「白白恩典」做工
2015年07月10日
曾經有個個案,參加朋友的慶生派對,有人拿出K菸助興,自此頻繁接觸K他命,上癮好幾年,父母用盡辦法幫他戒毒,卻以失敗收場。透過基督徒舅舅的介紹,掙扎了一年多,才來沐恩之家戒治。「他們從北部下來,爸爸開著休旅車,在車廂後面放臉盆,全程他就坐在臉盆裡面(以便排尿)。」
這是吸食K他命最可怕的副作用之一,膀胱發炎、頻尿、換人工膀胱的大有人在,「拉K一時,尿布一世」,這句話或許很嚇人,但若無法早日脫離毒海,這真的有可能發生!
據統計,台灣吸毒人口估計有40萬,戒毒機構卻寥寥可數。毒品對治安、家庭、社會帶來多重傷害,最近更有媒體披露,國中校園毒品氾濫。
20多年前由芬蘭宣教士成立的「屏東基督教沐恩之家」,從戒毒開始做起,如今成立3個「村家」,幫助成人及青少年戒毒、戒酒。
6月3日,沐恩之家執行長李國揚獲教育部表揚,是反毒的有功人士,巧的是,21年前的同一天,他正踏進沐恩之家,盼望戒除海洛因癮。戒毒成功後,李國揚進入神學院,之後至板橋靈糧堂服事15年,再回到沐恩之家奉獻。
18個月重建內在 戒癮是附加價值
成癮就是:「不能沒有它,明明不可為,而為之」。李國揚解釋,癮頭包括網路、賭博、酒精、毒品,而「癮」是外在行為,與醫療戒治不同的是,沐恩之家著重「內在重建」,因為將生命的源頭恢復,就會斷絕碰毒念頭,「不吸毒比較像是附加價值」。
個案住進沐恩戒癮,需一年半時間,透過信仰建造、教牧諮商、工作治療,來磨塑身心靈並培養技能。有些人在前幾個月戒掉生理癮頭後,會以「太太在外面等待」、「要工作還卡債」等「正當理由」離開,但中途放棄者,再染毒的可能性更大。
戒治者會經歷4個階段,1)適應期、2)調整期、3)建造期、4)考驗期。
走過漫長的18個月戒治,還會否碰毒?李國揚回應,他自己也遇過試探,但認識神後,對「罪」更敏銳,有些行為或場所,表面上似乎不覺得怎麼樣,但終將導向毒品,因此必須特別警惕,遠離不良事物。
吸毒孩子背後都有心酸故事
沐恩之家包括「伯特利家園、多加家園、亞當學園」,分別收容成人男性、成人女性及青少年,成人個案多是基督徒親友介紹而來,青少年則是透過法院安置。
亞當學園裡年紀最小的才12歲,這些孩子有的受同儕影響,扭曲的英雄崇拜心態,將他們帶進不當場所,進而接觸毒品;也有的孩子是家長吸毒、販毒而坐牢,父親的朋友就利用孩子作為販毒成員,讓孩子因此有飯吃。
李國揚也提到,亞當學園有個孩子,涉及重大刑案而住進來,其成長過程幾乎沒有母親陪伴,「從小,媽媽從沒在家陪他過夜。」所以他總是用強烈的行為,渴望得到母親注意。
青少年階段最容易碰毒 有賴親子「精心時刻」預防
毒癮者第一次碰毒,多在青少年階段。青少年毒品氾濫,關鍵在於家庭親情被物質取代。亞當學園的孩子,家庭經濟多是極端,不是很糟,就是經濟富裕。親子之間缺乏陪伴,孩子只能與物質建立緊密關係,而將注意力轉移到3C產品。李國揚建議,親子間需要有互動,「不是時間多長,而是要經營精心時刻。」
近年年輕人最氾濫的毒品就是K他命,因價格便宜、攜帶方便、罰責低。但是對膀胱的傷害相當嚴重。難道健康出問題,不會迫使人棄絕毒品嗎?李國揚表示,這是「僥倖的心理,覺得那個人不會是他。行出來由不得我,癮頭成為他們生命中的神,以別神取代耶和華了。」
他所提到的「坐在臉盆裡搭車」個案,其舅舅每天為他禱告10次,在接受戒治後擁有規律生活,膀胱容量逐漸恢復。做工的果效不只如此,個案從事餐飲業的父母,如今在週日生意最好的時候,會選擇到教會聚會,常來探望的阿姨,也在前年聖誕節受洗歸主。
戒毒機構不足以應付吸毒者 免費戒癮全因「白白的恩典」
在2011年前,來電機構詢問戒癮者,僅有3~5%是女性,接下來4年,卻成長到35%,顯示女性成癮者比例增加。曾有一位女性一直在等待沐恩的床位,但那時只能收容7名女性,遲遲等不到入住,最後選擇跳溪結束生命,相當遺憾。
戒毒機構數量不足的問題,值得更多關注。
位在國境之南的沐恩之家,物資較缺乏,老舊福音車需要汰換;因經費拮据,過去還有幾個月發不出薪水的窘境。但沐恩之家不向戒治者收取費用,因為這是「白白領受的恩典」!
(吸毒的)這一代本來要毀壞,因為福音介入,不僅恢復上一代,未來更能創造健康下一代!-李國揚牧師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