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彰輝牧師學術研討會--實況化神學 道成肉身活出愛
2014年11月25日
【記者商可瑩台南報導】為紀念台南神學院戰後復校的初代院長,亦是首位台灣人院長黃彰輝牧師百歲冥誕,由南神集結中、南部眾中會、長榮大學神學院等單位,於十一月二十至廿二日在長榮大學國際會議廳、南神頌音堂進行「黃彰輝牧師的精神資產學術研討會」。
透過眾牧長、學者所發表的論文及主題演講,在紀念先人腳蹤中,使與會者能珍惜前人留下的資源,更促進教會展望新未來。
實況化神學
長榮大學神學院M. P. Joseph教授在首場主題演講中提出,黃彰輝牧師本身是名宣教學的學者,宣教不僅是他的熱忱,更因他持續參與宣教,進而提出「實況化神學」(contextual theology)。Joseph教授進一步引述黃彰輝牧師所論,實況化神學強調了道成肉身的必要性,並且慎重考量宣教當地具體的實況。
Joseph教授指出,黃彰輝牧師當時致力於由「教會」導向的宣教觀點,轉為以「世界」為導向的宣教方式─使世界與神和好,並在福音的傳遞中使人與人、人與自然之間有所和解。
因著此觀點的轉變,黃彰輝牧師開始重新思索,當時台南神學院的課程與世界福音及宣教之間的關係,因擔心當時的神學教育將導致「溫室」情境,即是沒有讓福音深耕於當地的土壤中,繼而提出在神學教育的「帳棚搭建法」,強調上帝的子民可自由選擇搭建自己的帳篷,亦能拆下帳篷、繼續移動。
提出「帳棚搭建法」的神學教育
Joseph教授說明,這樣的神學教育鼓勵人能跳脫框架去愛、去思考,並在惡劣的實況中跳脫出來生活。他引述黃彰輝牧師所述,「世俗的社會運動都如此運作,為何教會的神學教育不這麼作呢?」事實是,道成肉身不該被定義在框架內,而是在歷史中甚或現在,持續進行的過程。
黃彰輝牧師曾任南神院長期間,身為當時神學生的前長老教會總會總幹事楊啟壽牧師回應,雖然世界不斷改變,但黃彰輝牧師所留下的精神資產必定對後代仍有啟發性的影響。
楊牧師憶及,在一次的師生禮拜,黃院長忽然以慎重、嚴肅的態度告訴學生,來神學院的目的是為了服事教會,不應成為學生的「跳板」。並且自己也身體力行,參與普世性的宣教和服事,並留給後代一顆對基督、對台灣有「愛」的心。因為有這樣的心,方能與受壓迫、受苦的人民站在一起、分擔其苦難,並在過程中真正的「釘根於本地」,進入普世宣教。
新樓醫院院牧部主任許天賢牧師在閉會禮拜時表示,在他與黃彰輝牧師的三次互動中,不僅被他隨和、開朗的個性所感染,更認為他是一位將神的話付諸於行動的「行動神學家」。因此在學術研究上和熱愛基督、服事普世人民的心都影響後代。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