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iwanBible.com

台灣聖經網

台灣信義會恩典60年 植宣放眼全世界!

2014年11月06日

基督教今日報

推薦本篇新聞 : 31


1954年11月10日設立的台灣信義會,為慶祝總會60週年,嘉南、中部和高雄地區教會,率先在10月分別開跑慶祝,「台灣信義會六十週年慶」重頭戲,在1日登場!

深耕台灣50餘年的美籍宣教士傅立德牧師,當天以「耶穌基督並祂釘十字架」為題證道。除紀念大會外,另舉辦運動會、園遊會、牛津學堂導覽等活動,來自北中南區共3千多名會友,與海內外宣教士和機構一同熱情參與。

7月新上任的台灣信義會總會監督吳英賓牧師表示,「回顧60年,真的很感恩,過程中有許多困難和問題,但也看到神恩典與憐憫的手,幫助我們突破及穩定發展。」

因宣教士而起 台灣信義會茁壯

從高雄和台北開拓起的台灣信義會,第一間教會比總會更早成立,就是由美籍宣教士貝約翰牧師,於1951年成立的高雄前鎮信義會;台北地區的先鋒是吳平和以及魏德心2位挪威差會宣教士,當時兩人在台北馬偕醫院擔任護士,一邊帶領查經班,成為當時台灣信義會在台北的福音據點。

草創時期的台灣信義會,在1954年就已擴增到13間堂會、1所聖經學院、1間文字中心和1處廣播中心,因此眾差會認為有必要設立在地化的「總會」,來管理所有事務,台灣信義會總會就此誕生。

海外宣教士陸續至台中、嘉南地區深耕福音;台北救恩堂成立後,繼續成立台北真理堂和板橋福音堂,全台各地堂會即如雨後春筍般發芽,發展至今,台灣信義會在全台共有約90間堂會、佈道所及牧區據點。

除設立教堂、神學院和傳播機構外,台灣信義會經歷了「生根」與「茁壯」階段,在全台遍地開花,至今各地都建立學生中心,還有嘉義基督教醫院與高雄信義醫院、雙福基金會及道聲出版社等機構。

走過低谷 工人培育「雙管齊下」

「20年前,我剛出來當傳道時,還有一些堂會缺少傳道人。」吳英賓說,台灣信義會經歷「教會拓展期」後,有段時間進入「教會衰退期」,神學院被迫轉型,許多教會找不到傳道人。如何走過低谷?答案是「實行雙軌制。」

目前任職台灣信義會堂會的傳道人,除了神學院的畢業生,也採用實習傳道。「這樣的雙軌制,讓我們有更多合用的傳道人產生。」

因著這段「傳道人斷層」的經歷,該會如今對「年輕人事工」相當看重,進而在3年前開辦「麥子宣教學校」(麥子培育中心),定期培訓各地堂會的學生事工人才。這也是吳英賓今年上任監督後,著重的其中一項事工,因為他相信,「未來的宣教士與傳道人,大多數是從學生和年輕人中出來的!」

再生的台灣信義會:立足台灣、走向亞洲、放眼世界

現今的台灣信義會處於「再生期」。10多年前總會鼓勵植堂,開拓先鋒的吳英賓說,「14年來,雖不是爆炸性成長,但穩定成長。」並期待未來3年的監督任內,突破國內堂點與聚會所「100間」的目標,因此每年計畫新增5至7間,同時盼幫助中小型教會更健康發展,這就是「立足台灣」的事工發展方向。

對「完成宣教使命」有負擔的吳英賓,也勾勒「走向亞洲」與「走向世界」的藍圖。「期許加強大陸與東南亞連結,分享我們的祝福與恩典。」在海外宣教事工上,信義會於2006年開展海外植堂,目前有5個海外堂會點,並著手支持尼泊爾、衣索比亞、緬甸和馬來西亞原住民等國家和族群的跨文化宣教事工,希望未來能不斷擴張。

跨越「職場宣教」與「媒體宣教」挑戰

走過一甲子的台灣信義會,未來重點為「開拓福音教會,完成宣教使命」。

除了家庭事工更完整外,總會目標是完成宣教使命,「但要超越『職場宣教』和『媒體宣教』兩大關卡。」吳英賓認為,該會必須加強職場與媒體,這是21世紀聖靈藉著教會做工的重要所在,也是「台灣信義會需要謙卑學習的。」

媒體宣教方面,吳英賓認為,「若要得到未來年輕人,媒體部分一定要得到,否則很危險!」他深願台灣信義會能在媒體方面「急起直追」、「勇於突破」。

「我們不一定要把人帶來教會,而是可以直接在職場佈道、牧養和聚會!」未來吳英賓預計在任期內,針對職場與媒體,對內凝聚共識、對外推動策略,並舉辦「職場轉化研習會」與「媒體研習會」,裝備各教會在轉化的過程中,試著學習突破,跳脫地方堂會據點的思維,以職場祭壇為中心,使上帝的祭壇也在職場開花結果,以完成宣教大使命。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