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主義興 更多美國信徒不上教會
2014年11月04日
【國度復興報╱編譯Icula╱報導】如果你對五分之一(20%)的美國人自稱是「無特定宗教信仰」者,感到驚愕,你需要振作一點。至於有38%的美國人自稱沒有特定信仰,又如何呢?據悉,華盛頓州更是全美上教會人數最少的一州。
這數據是美國宗教研究學者金納曼(David Kinnaman)的統計結論,他把「不屬於任何教派、從不上教堂和懷疑論者」都歸入「無信仰」(nones)的類目。
他稱這個新類目的人為「沒有教會的人」(churchless)。根據他的統計,全美均有近十分之四的人其實屬於「後基督教時代」和「基本上在信仰和實際生活上沒有宗教信仰」的人。
詢以「沒有教會的人」有沒有可能只是隨便勾選問卷的選項,而其實他們這些年來,並沒有關門不進教會?身為加州巴納研究集團(Barna Group)主管的金納曼表示,他將上述這些人列為沒有教會的人,是根據20項調查,訪問超過23,000受訪者的身份、信仰和實際生活模式的結果。
這項研究調查民眾去教會參加崇拜、參與教會活動、對聖經及耶穌和神的看法,藉以了解民眾是否切實以有意義的方式去過基督教徒生活,還是將生活更緊緊綁在個人的習慣和生命史上。
「生命之道」研究機構(LifeWay Research)總裁史特澤(Ed Stetzer)表示,許多美國人並不想切斷與父母的關連性,或全然走無神論的路,「因此他們自稱是基督徒,因為這樣就不會讓他們脫離他們家的傳統」。
如今,金納曼的研究數據證實史特澤這個觀點。
「我們還不至於很快就變成無神論的國家。」金納曼說:「今天在美國有數以千萬計活躍的基督徒。但是,去教會與沒有教會的人之間隔著的那一道牆越來越高,越來越難以穿越,因為越來越多人不記得經常去教會做禮拜是什麼滋味。」
這些人如何思想、禱告及使用時間,已經遠離信仰對這些事的觀點。結果,沒有上教會或世俗的世界觀「就逐漸產生社會力量」。
政治學者可能發現,上教會越來越無法用來預測或評估受訪者對政治社會和文化的態度。如今如果不與虔誠的基督徒打交道,並不會流失掉許多衝擊力。辛辛納提大學政治副教授莫卡比(Stephen Mockabee)則比較上教會與吃藥說:「關鍵不在於藥物,而在於用藥的劑量。」
金納曼的研究將沒有教會的人分成以下數類:
(1)約32%的美國人依舊自稱是基督徒。他們相信神,但信心不穩定。金納曼稱這種人為「基督化,但不是非常活躍」。
(2)25%自稱是無神論者或不可知論者。金納曼稱他們為「懷疑論者」。這類人在過去20年來有一些變化。其人數從1993年的16%升高到今天的43%,且其教育程度比以前高,也比以前更居文化和社會主流地位。
(3)27%屬於其他信仰,如猶太教、伊斯蘭教,或自稱是屬靈的人,但不屬於任何宗教。
(4)16%自稱是基督徒─他們與基督有委身的關係,但卻再也不去教會。
金納曼預料未來這些趨勢不會有什麼變化,而且「越年輕的世代越屬於後基督教時代的人」:
* 千禧年世代(1984年到2002年間出生)─占48%。
* X世代(1965到1983年間出生)─占40 %。
* 嬰兒潮世代(1946年到1964年間出生)─占35 %
* 老一輩(1945年或更早年代出生)─占28%。
●為美國再次復興禱告。(圖文取材自Religion News Service)
![](http://v.taiwanbible.com/upload/news/resize595-20141104-1415066736693.jpg)
網友回應 | |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