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無悔 斗六浸宣引領學生探索人生 記者蔡惠玲台中─斗六報導 (2010年09月14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受到社會偏差價值觀的影響,國內青少年的性觀念與性行為日益開放,如何有正確的兩性互動,成為當前「生命教育」重要的一環。雲林斗六浸信宣道會多年來帶領團隊在雲林地區五個國小進行彩虹愛家「青春無悔」課程,教導國小六年級學生面對人生重要且關鍵的一塊拼圖─「性」,盼望學生不要因為「隨性」而失去真正的幸福。


  帶領團隊的饒姊妹表示,面對學生錯誤的性觀念和隨意的性行為,他們的團隊教導學生,「性」是所有人際關係中最美好的一種關係,不要因為隨意,而讓「性」成為痛苦掙扎的源頭。

  領學生找回自我價值

  饒姊妹說,生命教育課程重在引導與啟發,所以她在教導婚前性行為的影響時,她會準備一朵盛開的玫瑰花,告訴學生,每一次性行為就是剝掉一朵玫瑰花瓣,如果婚前發生許多次性行為,就像剝掉許多花瓣,到最後只剩下花梗。當他們結婚的時候,面對他們所愛的人,所能給予的只剩下凋零的花,他們心中作何感想,藉此引導學生思考,應該要把珍貴的性行為保留至結婚。

  饒姊妹表示,校園生命教育的需求日益迫切,老師當然鼓勵學生在婚前要守身如玉,但是對於已經失去童貞的人,老師們也應該要給予正確引導,讓她們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

  她說,她的做法是以千元鈔票來引導同學思考,她故意將千元鈔票揉爛或踐踏,然後問同學,這張千元鈔票是否仍值得珍惜。同學們當然知道這張千元鈔票仍然有價值,值得被珍惜。此時她就會引用聖經話語「在基督裡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引導學生思考,不管發生什麼事情,一時的錯誤不代表永遠的失敗,他們仍可以為了未來的婚姻而選擇守身,不再犯錯,重新開始。

  學生愈來愈早熟,面對的誘惑也愈來愈多,饒姊妹說,教會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在教導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她總會教導學生,要學會處理各樣的情緒和種種力量的拉扯,建立一個無悔的青春。

  2010.09.11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0年09月14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