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春安:快樂的秘訣在願意負軛 記者梁敬彥台北報導 (2010年09月14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論壇報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簡春安(見圖,梁敬彥╱攝影),8日在本報早禱會以「負軛與安息」為題分享表示,得著快樂的秘訣在於「願意負軛」、「凡事相信神對自己會有最好的安排」、「對未來要發生的事充滿盼望」及「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當我們相信他人對自己沒惡意,且懂得欣賞對方的優點時,就能在喜樂中快活度日。


  心態轉變就成快樂動力

  簡春安引用馬太福音十一章28節表示,享受豐富生命的第一個要件,就是要學習「負軛」,主動承擔責任。

  他舉例,在職場上,很多人接到上級交付的任務時,第一個念頭往往是想「逃」,但這會形成惡性循環,主管往後在有重要事務時,就不會交辦給他,而這會讓自己失去很多學習及得造就的機會。

  簡春安強調,當我們「把生活當服事,把生命當付出」時,我們就會願意「多走一里路」,主動承接那些沒人要做的工作,只要心態轉變,原本的負荷,就會成為快樂的動力。

  簡春安勉勵大家,凡事都要用正面的角度去看待,不要覺得別人對你做的事都是有惡意的,珍視自己的重要性,並且相信凡事上帝都有祂的美意,即便是身處在患難當中,也要效法約伯及拿俄米堅定倚靠神的心志,「不要問別人怎麼對待你,而是自己怎麼看待人」。

  簡春安表示,很多時候我們的不快樂,來自於和別人的比較,對於自己的不如人心懷不平,但上帝造每一個人都不一樣,當我們能夠為著別人比自己強的地方,向神獻上感恩時,我們就能用開闊的心胸看待周遭的人事物。

  為別人比自己強獻上感恩

  簡春安說,他受邀到很多地方去演講,每次事前都會做充足的預備,但有時候聽眾的反應並不好,不僅有人睡覺、中途離席,甚至有人對內容感到不滿意而嗆聲,他也會因此感到不快樂,但「三至五分鐘」就過去了,因為他知道,不管是對3、5個人演講,還是300、500人演講,他都是全力以赴。

  簡春安說,因為他相信,詩篇八十四篇11節「上帝未曾留下一樣好處不給那些行動正直的人」,而他會把聽眾睡覺,看成是信任講員的行為,當我們愈相信對方的出發點是善意的時候,就會愈快樂。

  簡春安說,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安排一些想起來會開心的事,並且以期待的心迎接它的到來,「enjoy your life」(享受你的生活),就像傳道書所教導的「喜樂行善,勞碌享福」,快樂的泉源不在於花多少錢,去多遠的地方,而是能堅定相信因著神愛我們,而看淡打擊,在生活中快活度日。2010.09.11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0年09月14日

鍵盤 ← → 鍵可切換上下篇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