療癒歷史傷痕 美國教會如何與原住民同行? (2024年11月26日)

新聞提供: 教會公報

【曾俊柏編譯】在美國政府對傷害原住民的寄宿學校政策道歉後,教會能扮演什麼角色?跨宗派組織建構公義與和平中心(Center for Formation Justice & Peace)主任、西南團契(Fellowship Southwest)原住民正義顧問漢弗萊斯(Mariah Humphries)11月11日在「美國原住民傳統月」(Native American Heritage Month)線上研討會中指出,面對長期被誤解與忽視的原住民文化,教會的全人關懷可做跨文化療癒,開創新契機。


西南團契傳播與發展主任維克里(Cameron Mason Vickrey)表示,研討會除了記念美國原住民日,也希望藉此為社會提供歷史文化的視角,以利相關政策的推動。漢弗萊斯強調,原住民社會深知靈性、情感和身體平衡對維持社群和個人整體福祉的重要性。教會通常將人視為一個整體,而非僅關注單一問題,這種全人關懷的理念有助於連結原住民和西方世界觀。

美國總統拜登於10月25日,在亞利桑那州希拉河印第安人社區為原住民寄宿學校道歉。他坦承,寄宿學校在百年間造成900名原住民兒童死亡,數以萬計年僅四歲的孩童被迫離開家庭。

身為馬斯科吉族(Muscogee Nation)的漢弗萊斯表示,寄宿學校奉行「殺死印第安人,拯救人類」的政策,目標是消除原住民文化特質,強迫年輕一代接受歐洲中心的基督教文化。這個政策19世紀中葉持續到20世紀中葉,造成許多原住民兒童在遭受虐待和與家庭分離的環境中成長。在土地議題上,目前已有多所大學發表土地承認聲明。然而漢弗萊斯認為,這些多為象徵性的宣示,尚未對原住民社群進行實質投資,也沒有讓原住民的聲音參與並影響校園。

漢弗萊斯進一步解釋,「土地歸還運動」(Land Back Movement)追求的不只是實體土地的歸還,更重視與原住民共享土地管理權。目前已有多種實踐方式:加州政府邀請當地部落協助防治野火,運用原住民傳統知識在非火災季節進行控制性燃燒,為應對日益嚴重的野火威脅提供新思路;政府機構也開始與原住民團體合作管理聯邦或州立公園、保護生物多樣性。此外,部分地區開始更改具爭議性的歷史標記和地名,以具體行動展現對原住民文化的尊重。

更令人憂心的是原住民女性的處境。漢弗萊斯披露,超過半數原住民女性曾遭受暴力對待,包括身體攻擊、性侵害和人口販運。許多案件發生在原住民保留區內,特別是在管線工程進行期間,白人工人經常是加害者。然而,執法單位往往將受害者以「身分不明」或其他種族身分結案。

漢弗萊斯指出,原住民女性遭受暴力侵害的背後,反映了更深層的文化壓迫。這些女性之所以被視為可犧牲的對象,是因為她們的身體象徵著土地、生育、血緣關係,以及部落的自主權。因此,對原住民女性的暴力,本質上就是對部落主權的侵犯。

面對這些複雜的歷史與現實議題,漢弗萊斯認為教會應該扮演更積極的角色。透過理解和尊重原住民文化,教會不只能協助療癒歷史創傷,更能促進跨文化的對話與理解,為原住民社群的未來開創新的可能。(資料來源:Baptist News)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4年11月27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