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毒藥、手機戰爭、升學好苦…,青少年需要建立親子「愛之語」! (2022年03月16日)

新聞提供: 基督教今日報

避免手機成癮,「愛」是唯一的路


據報導,9日凌晨,新北市新店區一名曾姓少年,疑似因父母管制手機的使用,與父母發生爭執,半夜一點多從七樓墜樓。警消封鎖現場,搶救半小時後送醫仍傷重不治。父母震驚且傷痛不已。

愛傳協會秘書長曾獻瑩聽聞,語重心長的說明,他積極開辦預防兒少手機成癮課,就是要防範兒少手機成癮,希望降低很多親子的手機戰爭。

兒少手機成癮課,透過線上,已累計近4千位家長來上課,總是聽到許多家長訴苦,因為手機問題產生無數親子衝突,摔手機、親子決裂,大家都不開心。

曾獻瑩說,他課程的前半段都會教家長「心法」,就是要懂得孩子的「愛之語」,透過提供服務、禮物、稱讚、擁抱、陪伴等,先讓孩子從父母接受到「愛」,在愛的基礎上去調整生活。他發現80%孩子的愛之語是「陪伴」,家長花時間陪伴,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

後半段,再去與孩子談如何管理手機,甚至訂立手機公約。

他表示,有一個家長在課程當中分享說,他第一次上預防手機成癮課的時候,只有聽到後半段「如何管理手機」的部分,怎麼去使用幫助工具,管制孩子的手機,回家立刻照著做。直接地「管教」之後,她跟高中生孩子產生極大的衝突,親子關係差點決裂。

後來聽了第二次課,「完整的」進入課程,得知前半段需要經營愛之語的內容,了解到他女兒的愛之語需要是「陪伴」。

她開始約高中生女兒去吃飯、喝下午茶,聽孩子的事。

一個半月下來,孩子覺得媽媽變了,很喜歡跟媽媽講話,還願意跟媽媽訂立手機使用公約,每晚8點之後就交出手機,好好讀書,良性的互動下,生活也不再這麼緊繃,還很喜樂。

家庭時光,讓「愛之語」更美好

曾獻瑩表示,愛傳協會辦理兒少營隊,累計服務將近2千個孩子,統計下來,八成的國中小孩子,他們的愛之語是陪伴。 {本文僅部份轉載,全文請參閱原始連結}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22年03月16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