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與順服以神為本的信仰生活 (2014年09月10日)

新聞提供: 台灣國度復興報

【記者林稚雯台北報導】由改革宗神學協會珍愛家庭中心主辦─「清教徒的成聖觀」信仰生活講座,九月四至七日於台北、新竹、台中三地舉行。邀請西敏神學院神學碩士暨北美基督教神學機構「中華展望」創辦人,總幹事林慈信博士主講。期望透過本次講座,使弟兄姊妹們更加明白清教徒承傳下的深刻基督信仰內涵。

 台北場講座於四日晚間在改革宗神學院舉辦。林慈信透過英國神學家約翰歐文的講論,說明信徒該如何與神交通。「與神交通」是清教徒神學與敬虔生活的核心,也是每個人的人生目標和歸宿,他引用《威敏斯特小要理問答》書中第一問的答案:「人生最高的目標就是榮耀神,永遠享受祂的同在。」
 對於清教徒來說,神與人的交通是神創造和救贖的目標,換句話說,創造和救贖是神與人交通的途徑。林慈信認為,相較於清教徒,當代基督徒對於「與神交通」的想法是主觀的以「人」為中心,僅限於人們對神在意識上的經歷,在主動親近神的過程中,感受到神是如何回應對待自己。
 然而清教徒對此觀念則保持客觀看法,是以「神」為中心。知道神以恩典接近人、赦免罪,使其重生;也知道神道成肉身,為人釘死在十字架上。建立在前述根基,清教徒才將「與神交通」延伸到「人們在意識上追尋神,嘗到祂恩典的同在。」
 在「與神交通」的過程中,人是透過聖父、聖子、聖靈來領受與回應神的愛。聖父將愛傾倒在信徒身上,而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提到人要藉著聖子,以得到這份愛。愛?的一切、愛所結出的果子,皆透過耶穌方能臨到人身上。
 聖靈的工作則是擔任「安慰師」的角色,聖靈教人認識神的愛,也認識人在神的救恩中所得的份。我們在心中感知的能力、生活的確據與喜樂,都是聖靈所給予的特別恩賜。
 最後,林慈信分析,清教徒以神為本,藉著與祂交通,讓生命順服在神的主權之下,能將聖經教導應用在日常當中,帶來穩定的家庭生活,亦對教會復興有更深的盼望和負擔。為此林慈信提醒,信徒需不斷的思念父、子、聖靈向人所施之恩,以及在人身上所作之工;信徒要用愛與順服來回應神,如此就能與神維持豐盛的交通,學會不斷默想、禱告,過著有紀律的生活。

新聞照片:


←前一篇 下一篇→
Created: 2014年09月10日

原始連結 基督教新聞中心 台灣聖經網 中華基督教網路發展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