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11月2日 星期天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風雨過後兩個月 教會強化防救災能力

(2025年09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採訪報導】9月18日生成的第17號颱風「米塔」逐漸遠離台灣,第18號颱風「樺加沙」預估於22日靠近台灣、帶來新一波降雨;在中央氣象署的社群平台上,已有不少網友擔心再次傳出淹水災情。今年7月,颱風與西南氣流帶來的強風、豪雨,重創台灣中南部地區,尤其是嘉南沿海和高屏山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議長潘恩盛牧師所牧養的壽山中會鳳山教會為表關心,為嘉義中會奉獻新台幣8萬元、Nanpu(南布)中會14萬元,並於9月20日的Nanpu中會秋季議會場合將款項交予中會。

Nanpu中會議長Tahai Palalavi(大亥・芭拉拉非)牧師在9月18日受訪時表示,豪雨發生至今已逾2個月,各教會環境大多恢復,各個部落也建立定期儲備防災物資、配合政府的避難措施等機制;但他坦言,在極端氣候之下,未來颱風、豪雨成災的情形是避免不了的。

近年來部落經常遇到的問題是交通、水電中斷,造成生活上的不便,教會建築物則較少直接受損;而在0728西南氣流豪雨事件中,較嚴重的是信徒一家墜谷罹難,另有幾戶信徒的住家屋頂或水塔損壞。

此次獲得鳳山教會等主內肢體的關懷,Nanpu中會計畫能成立中會性的「急難救助基金」,在信徒們有需要時及時提供幫助。Tahai Palalavi特別補充,除了在災損時關心,也盼望眾教會常常為原鄉交通議題代禱;族人們尤其期待有符合在地需求和環境條件的整全規劃,不要只是「治標不治本」的建設。如欲為Nanpu中會奉獻,請跟中會總幹事Abus Tabelrengan(王春美)牧師聯繫。

延伸閱讀:從颱風到豪雨 教會面對災害的角色轉變

而嘉義中會則在丹娜絲颱風後,將7月27日定為災後重建奉獻主日,包含國內外捐款約有新台幣400多萬元;中會總幹事戴廣章牧師在9月19日受訪時說明,這筆奉獻撥款給提出申請的受災教會與會友。為了盡可能幫助中小型教會,不少受損程度較輕微,或經濟能力還可以的教會沒有提出申請,選擇自行負擔修繕費用。

嘉中教社部部長蕭文政牧師進一步指出,據統計,受到颱風影響教會有22間,只有16間提出申請。教會方面依照受災程度分五級(A~E級),最高補助25萬元、每級遞減5萬元;若有捐款單位指定奉獻給某教會,則另列為F級。會友方面共有85戶提出申請,考量資源有限與公平性,每戶均發放2萬元慰問金。

蕭文政指出,多數教會都已完成修繕,而情形較為嚴重、屋頂被掀翻的白水溪教會,則還需要配合工班的時間和等待適合的天氣以展開工程;而新港東教會先在二樓禮拜、一樓空間慢慢修復。其中,牧長們原本最擔心鹽水和新興教會的災情,所幸有鄰近教會的青年、青少年第一時間協助整理與修繕工作。在這次災害後,教社部為因應風災發生時的淹水、斷電和斷訊問題,由中會撥款20萬元採購抽水機、發電機、無線電等設備;後續若有主內肢體關心與捐款,也會作為未來的救災和重建基金。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教會合併更有力 排灣中會的多元宣教之道 (教會公報)
屏東教會音樂研習 李建一談教會音樂帶來合一力量 (教會公報)
馬偕醫院創院145週年論壇 台德學者聚焦高齡靈性關懷 (教會公報)
跨越信仰藩籬 五結教會據點繪畫展 透過藝術陪伴社區長者 (教會公報)
喜樂保育院創院60週年 秉持愛與關懷深耕偏鄉服務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