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工具 8月13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豐盛生命彼此分享 三地門教會原住民人才培訓成發

(2025年08月1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屏東報導】Payuan(排灣)中會Timur(三地門)教會第27屆「原住民族人才培訓營」成果發表會於8月10日上午在主日禮拜場合進行。不但讓教會可以看見彼此努力的成果,也留下全教會共同服事的美好回憶。原定兩個禮拜的課程因西南氣流帶來的豪雨而縮減為六天。發表會能夠如期舉行,教會主任牧師Giljgiljaw Rarangalj(陳明光)在禮拜中特別肯定老師、助教與同工們的用心。

今年度主題為「互相分享」(masa siljevaljeva),LOGO設計以「大手牽小手」的意象;本屆營長王美花致詞時感嘆,去年和今年的營會都遇到天氣問題,雖然眾人無奈又焦急,但同工們積極討論應變措施,雨勢也在第二個禮拜趨緩,使課程得以進行。

禮拜中,Giljgiljaw Rarangalj以腓立比書4章12、13節經文、「超越不利的環境」為題講道,指出這次營會遇到重重挑戰,「但過程中,我們學習到不要為不利的環境抱怨,反而要應變與面對。」就像主題經文,保羅能夠感到知足,不為環境的艱困而止步。

保羅的知足,不是靠著個人壓抑慾望或遠離世俗,乃是靠「耶穌基督的力量」。Giljgiljaw Rarangalj強調,基督教信仰是「入世的信仰」,不是與世隔絕、獨善其身,而是在群體中去見證。

Giljgiljaw Rarangalj談到,耶穌應許信靠他的人要得到豐富生命,「我們是要被逆境打敗,還是要來突破?」今年雖然有風雨,但教會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努力,「我們身為上帝的兒女,不會一切都順心如意;相反的,不利的環境每天都在向我們招手。」但耶穌提醒跟隨他的人們要勇敢,「因為他已經勝過世界。」

這次營會中,國小組學習族語和歌謠,低年級學員也自製手環、體驗植物染;而高年級學員完成頭飾、置物籃編織以及雕刻等手作,還體驗傳統美食製作。青少年組則連結鄉公所資源,學習田調、攝影等技巧並訪談四位耆老,探討部落遷移史、勇士舞起源與意義、長輩婚戀觀念與禮俗等議題。

國小組在發表會中獻唱多首族語歌謠,曲目包含排灣語的〈工作歌〉〈回家歌〉〈安慰歌〉、魯凱語的〈燃燒吧〉〈麵粉〉〈饞嘴的人〉和〈感謝上帝賜下平安〉。其中多首是以既有曲調重新填詞,創意令弟兄姊妹們會心一笑。

國小高年級組、青少年組都有勇士舞、貞潔頌;青少年組還有婚禮(下聘)展演。Timur教會重視文化傳承,勇士舞和貞潔頌為每年原住民人才培訓營的重點課程,更帶領兒少學員們前往部落收穫祭展場合現學習成果。

弟兄們則自製「文化刀」(bunut),並在發表會上將文化刀掛在「摩西之杖」上,「福音與文化」的結合令人驚艷。刀是權力、力量也是責任的象徵,配戴文化刀的弟兄們,期許效法摩西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要帶領部落走向上帝喜悅的所在。

婦女們則親手縫製、繡珠,一針一線完成美麗的肩帶。當中有不少人是縫紉的初學者,婦女們幽默表示,這段期間不但照顧家裡,還要「照顧」這條肩帶。她們也特別感謝施梅鈴老師的指導,不只是技藝教學,更鼓勵婦女們「凡事禱告」。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聯合醫院祈禱室成立30年 傳遞希望與安慰 (教會公報)
夏令營返校日 跟海龜成為好朋友 (教會公報)
展望會助學感恩茶會 弱勢兒少以表演述說成長故事 (教會公報)
Bunun中會台東區牧者家族澎湖出遊 交流宣教歷史與牧會挑戰 (教會公報)
Tayal中會泰青盃落幕 以信仰凝聚團隊寫下新頁 (教會公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