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聖經網酷卡 8月13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夏令營返校日 跟海龜成為好朋友

(2025年08月12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林婉婷高雄報導】高雄中會一甲教會於7月初舉辦「阿保奇遇記」台灣保育動物教育營,最後一日的行程因為颱風來襲而延期、改到8月10日下午進行。上半場是「海龜悄悄話」專講,邀請台灣咾咕嶼協會秘書長陳汯葰分享;下半場是「毛線海龜」手作,由教會長老田育青老師帶領現場親子用毛線纏繞冰棒棍、貼上活動豆豆眼,做出一隻隻五顏六色的海龜擺飾。

在台灣,說到海龜,多數人最先想到「小琉球」;小琉球有超過九成是綠蠵龜,極少數為玳瑁。陳汯葰分享,協會定期以空拍機繞小琉球一圈,透過影像大致分析海龜數量,平均約500、600隻。小琉球是珊瑚礁島嶼,為以藻類為食的綠蠵龜提供豐富食物來源。

綠蠵龜眼前有一對鱗片,以海草、藻類為主食,偶爾會食用水母、死亡的魚類;因為藻類的葉綠素囤積在體內,綠蠵龜的脂肪是綠色的。而玳瑁乍看與綠蠵龜相似,但嘴巴更尖,方便牠們食用海綿、珊瑚;其背甲邊緣呈鋸齒狀、排列類似瓦片。在保育法規頒布以前,綠蠵龜和牠們的蛋遭人類捕食,而玳瑁背甲被做成眼鏡框、印章;現在騷擾、虐待、捕獵、宰殺,依程度將面臨拘役、有期徒刑和罰金。

陳汯葰介紹海龜的種類與習性,透過照片、影片讓在場親子認識綠蠵龜上岸產卵的歷程,也強調海灘環境破壞、人為干擾、水質汙染、海洋垃圾對海龜健康與物種延續的危害。研究人員就曾發現擱淺海龜的肚子裡有塑膠垃圾碎片。

陳汯葰指出,海龜巡護工作是希望增加海龜生存機率。他相信,觀光也可以很環保;在小琉球活動的不只是當地人,還有大量遊客,因此保育工作也需要遊客認同和參與。台灣咾咕嶼協會與海湧工作室共創「咕咕幣」,以回收保麗龍製成的代幣,方便遊客租借餐具、減少垃圾量。

演講與手作過程中,都能看見小朋友們認真參與,面對講師或老師的提問互動,也踴躍回應。這次返校日約35位兒童參與,還有他們的手足、家長同行。社區家庭對活動的肯定和響應,讓教會非常感動。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展望會助學感恩茶會 弱勢兒少以表演述說成長故事 (教會公報)
Bunun中會台東區牧者家族澎湖出遊 交流宣教歷史與牧會挑戰 (教會公報)
Tayal中會泰青盃落幕 以信仰凝聚團隊寫下新頁 (教會公報)
AI懂我,爸媽不懂我? 萬謙柔牧師:別讓孩子將心事都交給AI (基督教論壇報)
AI登場、爸媽退場? 青年區牧蕭伊吟:教會陪伴一起克服親職新挑戰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歡迎多加利用!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