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愛諾園上線 8月12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藉以西結書思考動盪與被擄 葉希賢:教會不應忽略對公義的反省

(2025年08月08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面對動盪的時代、社會的不公,你會否感到不知所措?中國神學研究院聖經科助理教授葉希賢早前在香港書展基督教坊的講座提到,面對生活和價值觀的轉變,動盪的心靈恍如先知以西結「被擄」,但以西結書提醒我們仍要保存盼望。他亦強調公義和憐憫應互相緊扣,教會不應忽略對公義的反省。

葉希賢的新書《如果這世界消失了盼望:倖存者以西結的八個人生歷練》講述,先知以西結被擄巴比倫後,在8個不同處境中經歷神。他指在以西結書中,猶大人會質疑神是否存在──既然神真的有能力,他們又怎會被擄到巴比倫?耶路撒冷又怎會淪陷?部份猶大人甚至會覺得亡國事不關己,被擄只是在背負祖先之前的罪債,因而選擇繼續安然生活。

面對社會的動盪,葉希賢提到我們也許會質疑上帝是否同在。他指出,在以西結書一至二章,以西結看見上主在外邦的巴比倫仍然被高舉,發現神的權柄高高在上,因而令他要活出敬畏和順服的生命。葉希賢希望讀者在生活毫無指望時,仍能像以西結般對神保持信心。

幾年前的新冠疫情使港人生活面對突如其來的轉變,搶購口罩和居家防疫成為了當時的常態。葉希賢在2020年完成進修與家人從英國回港,要重新適應香港生活,相當鬱悶。他形容當時「整個生活環境都困住咗自己,甚至令自己睇唔見上帝。」他想起以西結也同樣經歷過瘟疫的時代,承受病毒帶來的身心靈折磨。葉希賢的書透過以西結在瘟疫下經歷神的事蹟,鼓勵讀者處於苦難時要放眼遠方,發現神在疫情下的恩典。

在質疑過後,人如何與神確立關係?葉希賢提到,在公義和關愛中經歷神是關鍵。在以西結書卅四章,肥壯的羊會欺壓瘦弱的羊,他指人普遍會憐憫被欺壓的一方,例如在社會看見有需要的人,我們會給予幫助或安慰,但問題歸根究柢是源於不公的制度,令肥壯的羊得以欺壓弱勢的一方。他提到:「關愛與公義彼此不可以分開,我們不可以單單關心社會有需要的人,但漠視不公的制度,不為他們發聲。」

葉希賢強調公義與關愛彼此緊扣,社會上出現需要被關愛者,也是因為制度的不公。他欣賞教會為社會的貢獻,但同時認為教會不應忽略對公義的反省。

「被擄」是指身體被迫邊緣或遷徙,葉希賢認為也同時代表心靈被迫面對動蕩,生活模式和價值觀面臨改變。他指我們即使不像以西結被擄巴比倫,但也曾經或正在面對被擄的處境。處身動盪時代,我們或許無所適從,他便希望透過這本新書提醒大家:「希望讀者面對轉變帶來的艱難,都可以像以西結般經歷滿有恩典和盼望的神。」

 


其他新聞快報
「被剝奪的悲傷」講座 鄭漢文:與哀傷者同情共感最重要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SAT-7 代禱信 為中東地區基督徒禱告 (台灣國度復興報)
第27屆五旬節世界特會 同心實踐大使命 (台灣國度復興報)
20歲將生命完全獻於神 沈雯琳全時間服事看見人生價值更堅定呼召 (基督教論壇報)
找回戲劇夢用愛啟發生命 陳佩茹借著兒童教育戲劇平臺為主發光 (基督教論壇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真愛與承諾! 愛諾園全新上線 -- 基督徒交友限定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