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真愛與承諾 8月12日 星期二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封面圖片

童聲讚美 詩歌觀摩暨族語戲劇展演促文化認同

(2025年07月2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王子恆屏東報導】為培養孩童對排灣族文化認同,以及在生活中落實說族語, Payuan(排灣)中會教育部於7月19日舉辦「童聲讚美:詩歌觀摩暨《愛與勇氣》排灣族語戲劇展演」,以聯禱網為單位組成共11個隊伍、有近400位隊員,齊聚Piuma(比悠瑪)教會,共享詩歌之美與戲劇之趣。

Payuan中會教會部部長Apiyan Kumelja(李瑪玲)牧師,中會副議長與21世紀宣教委員會主委Dremdreman Tjausunug(稜樂曼・導穌努克)牧師、中會總幹事Saljaqelet Pavavaljung(許瑞美)牧師分別致詞勉勵,肯定眾教會與兒童在族語文化與基督信仰的傳承,透過歌聲與戲劇講述前人智慧,用藝術表現上帝是愛,也讓族語越來越進步。

此次觀摩,每個隊伍演唱兩首歌曲,包含一首指定曲、《排灣聖詩》第八首〈Aicu i Maza〉(這是天父世界),以及一首自選曲。各教會的選曲與編曲方式迥異,有排灣古謠也有讚美詩歌、有大提琴也有鼻笛;多數隊伍穿著部落所屬的傳統服飾,也有特別設計符合教會風格的服裝;此外隊形排列、動作也有別出心裁的設計。

在詩歌觀摩之間,有Masilidj(北葉)教會、Sagaran(莎卡蘭)、Kulaljuc(泰武)三間教會帶來戲劇展演。故事出自台灣教會公報社出版、Payuan中會教育部原創繪本《愛與勇氣》中的三個排灣神傳說故事:「石灰、檳榔與荖葉」「小鹿取火」和「螃蟹和鰻魚」,以族語結合古調,橋段間由傳道師Remaljiz Demaljalat(日馬力滋・得瑪拉嵐特)和Giljgiljaw Vatjesan(壹喬・法之山)兩位主持人介紹族語單字。

賽後三位評審分別以詩歌詮釋、歌唱技巧、和諧與融合度、台風與默契等為依據評分。致力於音樂創作的Dongi Kacaw(葉燕妮)老師講評時鼓勵教會發展音樂教育,培養孩童唱聖詩,「童聲最能感動人心,是上帝給的恩賜。」她也提醒,原住民教會音樂選用要兼具多樣與平衡,包含民謠、古謠、詩章等等歌曲。

屏東縣西西古文教協會總幹事周明傑講評,談到早期教會音樂旋律簡單、甚至無強弱設計,非常樸素;因此教會音樂並非一定要有複雜編排,重要的是咬字要清楚、用虔誠與平和的心來吟唱。

Timur(三地門)教會長老陳再興提醒,曲子的調號、拍號與節奏皆具有設計原理,演唱時應確實熟悉並準確表達。他也肯定在選曲方面,隊伍會根據團員的特質、年齡與性格,設計出適合的樂段與橋段。

此次觀摩賽由Timur教會贏得最佳合唱獎、瑪家區聯島網得到最佳默契獎、Iziuci i Tjaizaya(玉泉)教會則是最佳創意獎。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回應30年使命 南布中會跨區短宣 (教會公報)
「你很特別」 跨越太平洋的愛與傳承,品格英語營點燃8、9千個孩子學習熱情! (基督教今日報)
至死忠心 敘利亞蘇韋達激烈戰火下的犧牲者,牧師一家20人全數身亡 (基督教今日報)
政總外絕食籲特赦「政治犯」 甘浩望神父盼基督宗教發聲 (Christian Times 時代論壇)
修補斷層由「童主相遇」開始 (台灣國度復興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