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加入會員會員登入點數說明網站地圖聯絡我們奉獻支持 (尚未登入) 免費索取酷卡 12月4日 星期三
更多>>
 

服務列表
靈修
資訊
社群
知識
分享
遊戲
台灣聖經網
靈糧中心 線上奉獻
代禱信 登廣告


新聞中心 歷史新聞 我的存檔 合作夥伴 我要當記者
進入閱報模式 友善列印
障礙論壇探討自立生活可能 盼打造包容居住環境
(2024年12月01日)
推薦本篇新聞 : 0
本新聞提供者: 教會公報完整新聞及原始連結
【邱國榮台北報導】由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主辦,伊甸社會福利基金會、罕見疾病基金會協辦,於11月30日在台北市身心障礙服務中心舉辦一場以「自立生活 V.S. 住宿型結構」為主題的障礙議題論壇,深入探討重度障礙者如何在社區自立生活的可能性,並檢視台灣在推動住宿型機構和社區居住家園服務時,是否能實踐《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提倡的「去機構化」理念。該論壇聚焦於目前住宿型機構的運作模式、自立生活支持服務的挑戰,並期望未來能為重度障礙者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居住支持環境。

身為輪椅族群的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副秘書長劉于濟受訪時表示,目前「去機構化」議題引發的對立現象不利於政策推動。他指出,住宿型機構的支持者與倡導自立生活的障礙者雙方意見尖銳,對話過程中常出現激烈爭執,甚至影響社會整體的和諧。他強調,促進會希望以務實的方式讓雙方展開初步溝通,為未來的政策協商鋪路。他表示,他們的目標不是分化,而是找到共識,讓不同需求的家庭和障礙者都能得到支持。

論壇也討論了政府的角色,劉于濟提到,衛生福利部過去一年與伊甸基金會合作舉辦多場溝通會議,邀請家屬、機構代表及自立生活倡導者參與。然而,會議過程中也曾出現緊張局勢,顯示溝通仍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他強調,自立生活的推廣需仰賴更深入的政策理解與落實,當前最迫切的課題是培訓承辦自立生活支持的政府相關人員,讓他們真正理解這一概念,進而提升服務質量。

但劉于濟也坦言,許多障礙者對住宿型機構存有恐懼。他分享自身經歷,描述過去機構常被家長作為威脅不聽話孩子的手段,使其對此抱持戒心。機構的生活規範和限制,對於追求自立生活的障礙者來說,可能並不舒適或理想。他表示,此次論壇雖是初步對話,但已顯示出台灣在障礙者權益推進上的多元聲音與挑戰,希望未來能有更多建設性的討論,促成包容與平衡的政策發展。

論壇中,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創辦人暨前執行長賴美智則指出,目前台灣的住宿型機構大多服務重度及極重度的心智障礙者,這些障礙者普遍面臨生活自理困難、情緒及行為管理挑戰,機構因此需要提供專業化、系統化的照護與復健服務,以提升其認知、生活自理及人際互動能力。

賴美智也對去機構化提出個人看法,表示台灣目前社區居住資源不足,且房價高昂、社區抗拒等問題,使政策推動步履維艱。一些機構因無法租得合適場地,只能放棄社區居住計畫。他強調,不如將重點放在住宿型機構轉型與升級,讓機構提供更自主、正常化的服務,並提升住民的參與和決策能力。住宿型機構與社區居住並非對立關係,而是應共同努力為障礙者創造更多自主與融合的生活空間。他呼籲政府、業界與家庭協力合作,尋求多元解決方案,以滿足台灣障礙者與其家庭的多樣化需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周月清則在論壇中發言強調,台灣應該重新檢視障礙者服務政策的定位,並加強社區資源投入,以支持障礙者選擇在社區內自主生活的權利。她呼籲政府正視「去機構化」的實踐挑戰,並改善資源分配的不均現象。

周月清指出,《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CRPD)對「機構」的定義不僅限於人數多寡,而是聚焦於是否剝奪個體的自決權及選擇自由,即便一些住宿型機構內的人數少於15人,若住民無法自主決定日常生活,就仍屬於機構化的生活模式。她分享一些障礙者的實際經驗,說明障礙者對於搬出機構、遷入社區的主要憂慮來自於資源匱乏、無障礙環境不足,而非對機構關閉的恐懼。她表示,台灣談論機構轉型已有數十年,但社區資源的建立卻相對遲滯 。她呼籲政府傾聽障礙者的需求,並且「去機構化」不僅是一項政策,更是實現障礙者人權的重要環節。(攝影/邱國榮)  
新聞照片:

本文 (及相關圖片) 由台灣教會公報新聞網授權提供。您可以在此加入教會公報粉絲團:


其他新聞快報
響應國際終止婦女受暴日 屏縣府與西市場齊心宣導 (教會公報)
彰基邀您認同無菸環境 向菸害大聲說NO (教會公報)
主日學老師靈命培育生活營 點燃孩子尋道之光 (教會公報)
透過聖誕樹,更多人發現耶穌!教會「異業合作」跨界打造在地聖誕文化 (基督教今日報)
耶誕愛無限點燈》牧者祝福蔣萬安:有所羅門王智慧!宣告台北領受福音 (基督教今日報)
完整新聞照片錦集

  台灣聖經網酷卡開放免費索取,一起分享好網站

網友回應
尚未登入,無法參與回應